灌区的节水灌溉建设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灌区的节水灌溉建设与管理

蒋华锋

金华市婺城区乌溪江引水工程管理处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不得不把水资源提上战略地位。对于本身就缺水的国家,灌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灌区的节水灌溉的建设与管理着重进行分析。

【关键字】节水灌溉建设管理

在灌溉区域,节水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成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必要选择。在建设灌溉工程的同时,人们也要有节水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让环保深入人心,为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携手奋进,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

1节水灌溉概念

节水灌溉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传统灌溉来说,节水灌溉更加强调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农作物播种、生长、收获期间,各个环节都应该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要注意的是节水灌溉要建立在尊重农作物自然生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再进行适时适量的水资源灌溉。

2节水灌溉重要性

2.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灌溉也有用水也有浪费的现象,由于相关科学的灌溉技术的缺乏,较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影响农作物生长。在节水灌溉模式下,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在逐渐完善,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溉,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降水,大幅度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近年来政府也在重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鼓励积极兴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

2.2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从节水灌溉的本质出发,该工程就是要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努力做到减少用水量,以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进行人为工农业生产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节水灌溉就做到了缓解干旱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并且对地下水进行合理开采利用,有效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地区自然环境。因此,不得不说随着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保护灌区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3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技术

何为喷灌技术?即运用压力原理,将储备的水资源输送到需要进行灌溉的地方,压力的作用就是将水喷成水雾状。这里需要用到的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管道,这种管道跟一般管道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求在管道上安装喷头,用于对农作物进行喷水,所以在管道上这些喷头的间隔距离一定要合适,要确保喷水能第一时间被农作物吸收。管道的安装要灵活,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根据需要调整灌溉区的管道。喷灌技术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节水。

3.2滴灌

滴管与喷灌有些类似,但是又有本质区别,属于两种不同的灌溉类型。滴管不像喷灌那样对管道要求较灵活,滴管是将管道和滴头都是固定好,不可移动的,管道一般采取埋在地表较浅的位置,这样是方便在整个干旱季节里确保作物输水。同样该技术对管道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滴灌技术不像喷灌那样讲管道置于地表,这样就极不容易发现管道可能随时出现的事故,一旦有地方发生管道堵塞,或者滴头变大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对整个管道进行检查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但是该技术较喷灌技术而言也有显著的优势,即滴灌是将管道放入地下,这样可以避免人为破损和日晒雨淋,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3.3膜上灌

所谓膜上灌是针对需要进行薄膜覆盖的农业生产来说的,即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在塑料薄膜覆盖的田垄沟底部做成沟状,使水在膜上流动,当然这要求所有的膜在位于农作物的地点要有小孔,以便膜上流动的水能渗入农作物根部,达到对农作物灌溉的目的。这种方法较管道喷灌的好处就是使得水流在灌溉的同时减少了蒸发量,增大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其原因就是地膜有很好的防蒸发功能,同时,地膜对土壤增温作用,可以说是一种材料达到了多种用处。

4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4.1提高人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提高人们对节水灌溉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很重要。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经济社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农业灌溉关乎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于一个水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来说,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迫在眉睫,要让全社会中每一分子都积极参与进来,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2政府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扶持力度

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受到政府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投资与技术引导方面需要相关政府进行政策性的扶持。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有水资源短缺问题,都在积极探索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在21世纪就需要我们有积极的创新精神来管理节水灌溉工程,就政府来说就要积极建立有效的节水灌溉新机制。具体要做到,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扶持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国家水利投资应该适当向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方面倾斜。当然节水灌溉工程的筹资应该事先多样化,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扶持远远不够,可以使农户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在前期提供资金扶持,农户的农作物又可以向企业进行供应,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双方达到互赢目的。

4.3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

一项新技术从它诞生日起就会带动相应的一个新的产业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如此,随着灌区农业对灌溉用水的迫切需要,再加上人们对于节水灌溉的不断认识,节水灌溉技术所涉及到的设备势必成为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并有望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行业,所以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节水灌溉系统建立起来后,还需要有效调控用水量,这可以通过水价进行调控,确保所有农业用水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节约用水,从而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5结束语

节水灌溉技术必须强调创新精神,每一项技术的发明都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的。节水灌溉是较为先进的灌溉模式,有别于古老式的、粗放型的灌溉模式,我们传统的灌溉模式没有做到对水资源做到化利用,所以今天我们强调节水型的进行灌溉。目前,在灌区实施的节水灌溉技术已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采用喷灌、滴灌和膜上灌,三种主要形式的灌溉模式,大幅度的减少的灌溉用水,并且大大提高了水资源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

[2]蔡琼.高湖滨.宁波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J].今日科苑,2011(6).

[3]杨潇.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