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身心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李萌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观察身心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身心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预后结局中治愈及死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预后残疾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给予身心整体护理干预,患者护理后认知功能改善明显,治愈情况好且死亡率低,疗效显著。

[关键词]身心整体护理;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认知功能;预后结局

EffectofHolisticNursingofMindandBodyonCognitiveFunctionandPrognosisOutcomeofAged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

LIMeng(ShangqiuFirstPeople'sHospital,Shangqiu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holisticnursingofbodyandmindoncognitivefunctionandprognosisofsenile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Methods:Sixtyelderly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tothetraditionalcare,observationgrouptogivetheoverallphysicalandmentalcare.Thecognitivefunctionandprognosi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Results:Theimprovementofcognitivefunct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prognosisof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holisticnursinginterventionofbodyandmindinelderly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theimprovementofcognitivefunctionaftertreatment,thebettercureandthelowmortality,thecurativeeffectisremarkable.

[Keywords]physicalandmentalholisticnursing;acutecerebralinfarction;elderlypatients;cognitivefunction;prognosisoutcome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供血突然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大量研究表明[1],急性脑梗死不仅对患者躯体功能存在严重影响,同时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及治疗,易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身心护理措施对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身心整体护理措施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疗效受到临床认可。本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给予身心整体护理干预,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79±6.67)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以上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29±7.1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4例,大专以上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确诊标准。排除:意识模糊、交流障碍者;合并严重肝脏功能衰竭者;配合性差者。

1.3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包括:用药、皮肤清洁、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给予身心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一般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定期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等健康宣讲,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制作易读懂的卡片或册子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并为患者列举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利于增强患者及家属治疗信心,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并叮嘱家属对患者多进行关心和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与关爱,利于减轻其内心焦虑、恐惧及悲观感。(2)身体护理。①训练患者认知功能: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并将方案装订成手册分发给每位患者及家属,并对家属进行训练指导,亲自为家属进行示范,使其对手册内容了解更深入,有利于训练的配合。认知功能训练3-5次/周,20-30min/次;②运动动能训练:对患者进行坐位训练,训练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过渡到长,从患者健侧肢开始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再进行患侧肢训练,通过刺激肢体的运动意识,避免肌肉萎缩。并训练患者不同关节,由被动到主动对患者手、指的精细功能及协调功能进行训练。由上肢到下肢,由小关节到大关节。3-5次/d,25-30min/次。同时对患者进行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

1.4观察指标采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进行测评,27分≤MMSE分值≤30分为认知功能正常,分值<27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结局,包括:治愈、残疾及死亡。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认知功能观察组护理后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于老年人群的高危症,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易对患者躯体产生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及致死性,还会引发患者出现抑郁、孤僻等不良心理疾病。

以往针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其躯体康复,未对其心理上的创伤进行疏导,致使大多患者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展开,降低治疗效果。大量研究表明[3],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不仅需积极开展身体护理,同时也应该注重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给予其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正确治疗观念。张海燕[4]研究显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较强,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及时对患者进行患侧肢的适量训练,能有效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针对30例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给予早期身心整体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认知功能及预后结局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身心整体护理较传统护理对急性脑梗死的干预效果显著。原因在于身心整体护理的护理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作为整个护理中心点,从身体及心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负性情绪疏导及早期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训练等。有研究表明[5],人体中枢神经受损后,损伤区神经元细胞并未直接死亡,而是处于传导衰竭状态,出现半暗带,通过适量的运动训练刺激后,能显著促进细胞的修复,而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内均属认知功能恢复最佳时机。因此对患者进行身体锻炼,利于认知功能的恢复。同时结合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疏导负性心理情绪,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促进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展开[6]。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高龄患者给予身心整体护理干预,患者护理后认知功能改善明显,治愈情况好且死亡率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银波,周静.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13,415.

[2]刘红梅.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16.

[3]李瑞红,马志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39-140.

[4]张海燕.82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129-131.

[5]谢婷婷,由娜,王德楠.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31-132.

[6]李英.身心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