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分析

余建华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6505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52例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并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效果。结果:52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49例(94.23%)患者痊愈;其余3例(5.77%)患者治疗无效。结论:对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给予及时的抢救治疗,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以及缓解,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胸痛;诊治方法;治疗效果

急性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其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引发患者发病的原因可以是单一因素,也可以是综合因素。其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并且多见于多种临床内昆明市科疾病。由于病因比较复杂,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给临床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未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不但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因此,就需要临床医师加强对此种疾病的诊治研究,通过正确诊断,防止漏诊和误等情况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本次研究选取了52例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对其诊治方法及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2例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本组患者均符合急性胸痛的诊断标准,本组中排除患有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胰腺炎、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本组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1±2.21)岁,体重54~83kg,平均体重(67.22±9.39)kg。

1.2方法

诊断人员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询问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组52例急性胸痛患者入院后,诊断人员对其病史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对患者实施了比较全面的常规检查。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ST段压低组(≥1mm)和ST段无变化组。如果患者具备了急性胸痛的临床症状,但是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不典型时,应在数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多次复查,进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患者的病情。除此以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心肌酶学检查、B超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抢救措施与检查工作最好同步进行,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使诊断工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2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49例(94.23%)患者痊愈,其中29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5例诊断为肺栓塞,7例诊断为自发性胸痛,5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3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以上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痊愈;其余3例(5.77%)患者治疗无效。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给予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方面改善了高危患者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降低了非高危患者的治疗费用,还降低了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3讨论

急诊治疗急性胸痛患者时,最主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抢救方式,保证患者能够在最佳的抢救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抢救治疗,而这需要在正确的诊断结果上进行。由于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胸痛的因素比较多,因此,诊断人员就要根据患者具体的表现特征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将其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正确的诊断,再根据正确的诊断结果给其实施具体的抢救措施,进而缩短确诊的时间[2]。为了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医护人员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对病因进行准确的诊断,通过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和缓解,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危险。另外,在抢救后期,还要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避免漏诊和误诊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3]。

一般情况下,不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与其疼痛的程度相平行。也就是说急性胸痛的诊断与患者的疼痛部位、疾病史、病情的严重程度、性质、辅助检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疼痛部位、疾病史、病情的严重程度、性质等信息的了解。当患者达到急诊科后,诊断人员必须在10min内对其病情情况完成初步的评估,20min后作出准确的推断,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脏标记物监测结果等做出准确的诊断,这对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极其重要[4]。如本次选取了52例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后发现,本组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49例(94.23%)患者痊愈;其余3例(5.77%)患者治疗无效。

在处理原则上,治疗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进而得出,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死亡率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如不能及时明确患者的病因,则要及时告知患者留院观察,预防和控制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5]。

综上所述,急性胸痛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对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给予及时的抢救治疗,需要临床治疗人员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能,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以及缓解,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毛静瑞.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89-190.

[2]游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159-160.

[3]凌子茗,陆启峰,梁根诚.143例急诊内科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2013-2015.

[4]耿正祥.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54例诊治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4):100-101.

[5]张晓峰,张懿.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217例诊治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