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电视台新闻策划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县电视台新闻策划初探

孔祥红杨红霞

孔祥红杨红霞

(河南省扶沟县文广局河南扶沟461300)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电视曾经是垄断的、稀缺的媒介资源,电视台观众能够看到电视台自己很满足,电视人也不必花费多大的思虑便可完成任务。但近两年来,中国各级、各类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策划不仅浮出水面,而且成为个电视媒体竞相争夺的资源,特别是新闻策划己越来越成为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深入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县级电视主流媒体,在各种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提高宣传水平和质量,除此正确处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注重针对性和贴近性以外,应着重在强化新闻策划,增强传播效果,牢牢掌握新闻栏目主动权方面作一些努力和探索。

一、结合本地实际,将常态下的散点报道,转化为可视性强,说服力强,新闻性强的阶段性主题新闻战役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弘扬主旋律,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是第一要务。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完成自党委、政府机关各部门大量的指令性任务,积极主动性差,一般化消息多,领导活动多。一年下来,新闻节目如同流水账,无特点、无亮点,内容松散,缺乏影响受众的导向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强化主题性报道策划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大型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制作周期,从选取典型题材到确定报道结构、报道方式都需要周密的策划,使整个系列报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鲜明的倾向性,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节约人力物力,追求最佳效果。为此台里专门成立了策划小组,从选题策划入手,以选题带动报道手法的突破。

1.报道方式精当。报道方式是报道策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材料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方法。在策划中,我们将整体报道基调定位于展示全县农村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实现小康生活进程中的新风貌,体裁定位于系列报道,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这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对主题作本质性的报道,所报道的事或人,要遵循主题所提出的共性要求,反映有普遍意义的状况与趋势,每集报道之间呈平行关系。事实证明,这一报道手法不仅适合这个题材涉及面的充分展开,而且能够沉入挖掘这一新闻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意义。

2.视角新颖。报道结构有时间、空间、角度、深度等多个要素共同组成,这些要素的组合变化,使新闻报道结构呈现多元化变化的趋势,以此来放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气象等各项工作的先进典型。

3.形式新颖。近年来,电视新闻大力提倡“视觉新闻”、“现场新闻”,努力摆脱新闻写作只是平面叙事的表现手法。因此,在新闻系列报道的形式策划上,我们尽量采取强势手段,要求每篇报道要以记者现场音和同期声,用人物说话。在后期制作方面突出整体性和时代性,统一制作片头题图、图版、字幕等,使每篇报道既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有形成统一风格。

4.组织实施严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校正方案,使其更符合工作实际的需要。台里分阶段多次召开通联协调会,确定各乡镇选题,提出具体要求,统一报道形式,然后分步进行前期采访,真正体现了我台在全县媒体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新闻系列报道在我台播出后,由于历时时间长,辐射力,影响力逐步扩大,受到各界群众的广泛的广泛好评。很多新人物、新典型都是第一次展现在广大观众眼前,一些新时期的致富能手更是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关注,纷纷打电话询问有关情况,为此我台在报道开始之后,及时开设了新闻热线,接受来自观众的反馈。这种参与式和交互式的传播,也为这次系列报道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二、浓墨重彩,营造氛围的阶段性喜庆新闻策划

新闻节目的成败,观众的认可与赞同是标志,而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必须在新闻节目中体现出贴近性、服务性功能。2011年的春节宣传报道我们就把策划定位在以人为本上,以小角度放映大主题。

1.以人的活动为主线,营造浓浓的年味。大红的灯笼,娇艳的鲜花,川流不息的人流和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在采访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时,我们要求记者抓取典型人物;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多挖掘一些有特点的细节,展示老百姓装扮环境,装扮家庭,打扮个人,迎接团聚时刻的期待和喜悦心情。

2.跨越零点,辞旧迎新。同样是以人物为线索,撷取方方面面的人跨越零点的场景,如几代同堂的一家人,坚守岗位的公安、消防、供电、电信等服务行业的干部职工,把孤寡老人接回家过年的驻村干部,在我市投资的港澳台商等等。把这些人物在特定时间里的特定场景,充分展示,体现团圆,体现亲情。

3.突出民风民俗,强调民俗的新意。扶沟是一个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县城,新春佳节有很多民风民俗,怎样反映民俗中的新意,在策划这个主题时,我们选取了多位民间老艺人,通过老艺人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民俗中的新变化、新内容、新内涵。如通过采访文化之乡翁墩的剪纸能手,既展示了剪纸这门神奇的艺术,营造了喜庆气氛,也反映了新时期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重要新闻事件的新闻策划

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要处理好经常性工作与临时性工作关系。经常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意义的活动,贯穿于新闻节目的始终,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宽泛概念,临时性工作是短期的、即兴的。经常性工作是根本,是基础,离开经常性工作,新闻策划就成了无本之木,而没有临时性工作,新闻策划也很难做到出彩。因此作为临时性工作的重要新闻事件策划常常对舆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类新闻报道的水平,充分反映出媒体的实力。

2008年6月河南台“梨园春”艺术团来我县慰问演出,这对扶沟人民来说是一件大事,当时由于演出规模大,各项筹备时间短,参演的人员和观众多等情况,给新闻宣传带来很多不便。我们对演出前、中及演出后的系列宣传工作做了精心策划,做到了忙而不乱,及时、全面、生动地把省里的关怀和慰问送到了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肯定。

1.早动手,细安排、抓落实,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大容量报道布局。此次演出的宣传报道,可以说是媒体的大兵团作战。省、市、县十几家媒体汇聚县城,演出由于规模大,各种筹备组就达七、八个。采访工作环节多、细节多。为此在报道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把宣传报道具体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选题,每一句解说词,每一个同期音的运用。

演出前的报道,我们侧重筹备情况的介绍,分派三个采访组,一路专门采访我县有关方面积极筹备的情况,一路专门采访省台有关方面筹备情况,一路专门负责市、县有关领导在现场检查工作情况及我们广大干群欢迎并深切期盼“梨园春”艺术团来我县演出的喜悦心情。演出当天,我们分派两个采访组分别报道演出成功举办的消息,我县广大观众通过直播对演出成功的热烈反响消息,演出后又后续报道了演出录像在省台播出我县各界的反映。

在报道过程中,我们要求采访小组媒体发稿后都及时总结当天情况,根据最新报道要求和采访安排,分解第二天的工作。慰问演出前后,由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运作,使报道在明确分工的情况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2.精心选材角度好,时效快、节目精,电视的优势是实时传播,时效快,可视性强。如何在此次宣传大战中,独树一帜,我们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越,抢第一时间,递进补充最新内容。为此我们要求记者选材角度要小,稿件内容要精,电视手法运用要活泼,各方面信息要丰富。并要求当天新闻,当天播发,为此专门安排一部交通工具,专送稿件。

总之,通过粗浅的实践,我认为策划是新闻影响力的源泉,好的策划是贯穿新闻节目的智慧线。综合运用有关信息,确定策划目标,提炼策划主题,通过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扩大新闻的辐射力,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但策划是一门思维科学,策划的方法是常谈常新,与时俱进的。更多方法、思路的开掘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