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

洪优优

洪优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市310016)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后(10.5±2.5)d症状彻底消失,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出院后随访3~6个月,并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是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关键,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生理盐水;综合护理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spontaneousintracranialhypotension,SIH)又被称作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较为良好的临床症候群[1]。目前其致病机制医学界尚未形成一致共识。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症可以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来彻底治愈。为了验证上述学者观点,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某院收治的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岁至55岁,平均年龄(36.5±2.5)岁。病程时间3d至25d,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即:坐位及直立位时头痛加剧、平卧位时明显减轻或缓解。头痛部位:枕部12例、额颞部10例、顶部8例、全头痛20例。头痛类型:炸裂样剧痛、钝痛、胀痛、牵拉痛。纳入标准:①无脑外伤、脑脊液漏者;②病前无腰穿及腹泻脱水者;③无精神障碍者;④无其他系统性或器官性疾病者。1.2方法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收治患者在临床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1.3临床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护理,其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导致患者心理及情绪出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现象。此时临床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运用体贴、安慰性语言来缓解患者内心消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同时认真倾听患者心声,针对其临床治疗中存在的疑虑及问题采用予以专业性解答,从而引导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开展。临床用药过程中某些营养脑血管及神经类药物可能会加剧患者头痛程度,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做好解释工作,继而保证患者能够处于一个平和心态,树立治愈信心。

(2)头痛护理。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最为突出的症状表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头痛性质、部位、头痛发作时间和频率、诱因等资料信息,保持病房内安静、舒适,尽量减少声音、光线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冰帽来冷敷患者头部以缓解头痛程度。指导患者取头低脚高的最舒适体位并鼓励其多饮用晶体液体。

(3)用药指导。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其生理盐水及葡萄糖盐水500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可采取鞘内注射20ml生理盐水及血管扩张剂,增加脑脊液分泌量,调整患者机体平衡,提高其护理效果。

(4)饮食护理。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饮食主要以高盐、高热量食物为主,同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尤其是晶体液体。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及口味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并落实到日常饮食护理工作中,保证患者能够摄取到充足的营养并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5)出院指导。由于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受到情绪剧烈波动影响可能会再次复发,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给予积极的出院指导,重点强化患者对于该病症致病因素的认知程度,从而注重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同时应该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远离能够诱发头痛的食物及药品,如:红酒、香烟、巧克力、高脂食物及扩血管药物等。如果患者出院后再次出现体位性头痛应及时返回医院就诊。2结果50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后(10.5±2.5)d症状彻底消失,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出院后随访3~6个月,并未发现复发病例。3讨论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是指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70mmH2O,以头痛为主的病症。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证实,过度劳累、严重脱水、精神波动剧烈等是其主要诱发因素。但是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取得突破,大多数观点认为,由于上诉因素的存在,作用于患者自身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和大脑-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并且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导致脉络丛血管发生痉挛或病变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头痛症状[2]。通常该病症在得到有效护理及用药指导后均能得到有效治愈。

本次研究中,所有50例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均得到了心理护理、头痛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及出院后相关内容指导,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均已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6个月,并未发现复发病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其改善病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本次研究所得出的论断也得到了国内学者刘纪秋[3](2012)临床研究证实。因此,在与既有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后,本次研究认定,良好的临床护理是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关键,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栗占捧.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03):226-227.[2]梅仕俊,张长国.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07):54-55.[3]刘纪秋.浅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06):230-231.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 生理盐水 综合护理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spontaneousintracranialhypotension,SIH)又被称作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较为良好的临床症候群[1]。目前其致病机制医学界尚未形成一致共识。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症可以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来彻底治愈。为了验证上述学者观点,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某院收治的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 女性18例,年龄18岁至55岁,平均年龄(36.5± 2.5)岁。病程时间3d至25d,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即坐位及直立位时头痛加剧 平卧位时明显减轻或缓解。头痛部位枕部12例 额颞部10例 顶部8例 全头痛20例。头痛类型炸裂样剧痛 钝痛 胀痛 牵拉痛。纳入标准①无脑外伤 脑脊液漏者 ②病前无腰穿及腹泻脱水者 ③无精神障碍者 ④无其他系统性或器官性疾病者。1.2方法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收治患者在临床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1.3临床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护理,其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导致患者心理及情绪出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现象。此时临床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运用体贴 安慰性语言来缓解患者内心消极 恐惧 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同时认真倾听患者心声,针对其临床治疗中存在的疑虑及问题采用予以专业性解答,从而引导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开展。临床用药过程中某些营养脑血管及神经类药物可能会加剧患者头痛程度,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做好解释工作,继而保证患者能够处于一个平和心态,树立治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