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对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马晓龙

马晓龙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731200

摘要: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提出问题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即人们了解史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过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历史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这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思维能力的含义、地位及其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1.思维能力的含义。知识是人们对后天获得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在中学阶段不仅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是指深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性联系,不为表面现象和各种干扰迷惑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就越能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2.思维能力的地位。思维能力在智力结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在历史学习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构成智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智力的活动的方法靠的是思维能力。因为智力的运用和发展,就必须运用思维能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在历史学习中,离开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从众多的、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得到正确的规律性认识。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法、俄、奥等国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如果思维能力很差就不能从这些矛盾之中得出主要矛盾,也就得不到正确的认识。

3.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首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历史主要是对史实材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图画等观察而形成历史的表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再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重新组合材料,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的能力。最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观点中做出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以及从历史的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学生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要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无压力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经常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图片、图表、教学电视和幻灯等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还可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步入大课堂,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带学生参加并考察古遗址、文物或古代名人故居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历史知识的表象储存,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疑问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这就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把握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与方式。一般情况下,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产生于下列情况: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教师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提问,适时、适度地启发,形成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调动了学生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现代教育界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自己去探寻、发现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种直接经验,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获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过程和途径,让学生去参与,创造一种师生平等的民主环境,形成互相论辩问难、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探索争鸣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发现的冲动和热情,调动学生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发现。

“读史使人明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精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目的在于使他们不再认为历史杂乱无章、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有趣、有条有理,历史的经验教训令人警醒,历史的智慧启迪人心,从而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总结历史发现规律,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叶小兵赵亚夫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朱尔澄历史教学中的教书育人[J].教育研究,1987,(10)。

[3]田京生齐渝华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途径的教学探索[J].历史教学,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