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的教育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小学美术课的教育功能

李艳涛

李艳涛(呈贡县马金铺乡中心学校云南呈贡650503)

【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总结起来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而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对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可以与所作为的。

【关键词】学科教育;美育功能

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是学科教育价值之本和学科价值之所在,它是传递美术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科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总结起来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而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对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可以与所作为的。

1.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学校首位的教育工作。美术学科借用美术形象,传达社会思想,对人起到教化作用。比如奥运会馆、鸟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人间奇迹,都是有积极教育作用的美术素材,当学生于美术课堂中感受着和欣赏着祖国文化的瑰宝时,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必然会受到熏陶。这样生动的爱国教育胜过课文干巴巴的字里行间的灌输。其次,美术作品题材宽泛,直观的感知形象能引起学生情感、道德的共鸣和感悟,从而产生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就如很多的漫画作品,他涉及人们生的方方面面,很多反贪的形象漫画、环保漫画、战争与和平的漫画,无不在鞭策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2.美术学科对智育的功能

智育包括感知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美术学科在雕、刻、剪、贴等动手能力培养中,促进了学生感知觉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很多动手活动中,无处不在进行创造和设计,就如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留住秋天》一课,学生在叽叽喳喳的快乐声中,把他们平时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树叶的采集,通过他们的智慧,用贴树叶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形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树叶贴画,这无形当中就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就像在色彩表现中,学生在色彩搭配的认识设计中,往往就渗透了视觉和审美感知的敏锐性,比如在《深暗的色和明亮的色》的教学中,学生在色彩搭配对比中,能够对冷、热、沉雄、清旷等艺术表现风格有所感悟。

再说交通标志,如果单纯地用文字加以说明,那么有多少人会记住呢?但是当它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前,就加深了人的认识和记忆,因此,美术学科还能促进人们的形象记忆。这就是很多学科,特别语文学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当学生对一段文字品读之后,再加上图片的直观视觉效果,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对文字叙述的记忆。

3.美术学科对体育的功能

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能促进对人体美、运动美的鉴赏与创造。例如,有的人为了增高身体、有的人为了减肥,这些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人们的体形美。所以随着人们对审美的提高和对自身美的追求,参加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运动场上,那些漂亮的篮球宝贝、足球宝贝们,无疑不是在用他们的形体美调动在场观众的运动热情。

总而言之,美术学科教学,正是要通过丰富的审美经验,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力,并使这种能力迁移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常锐伦著《美术学科教育学》、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