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浅议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杨文斌(平凉市崆峒区柳湖乡王坪小学甘肃平凉744000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影响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前途,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和谐发展、教育教学乃至社会影响。作为班主任理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一艰巨的职责。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1.充满爱心正确对待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她)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受到某种伤害,出于本能保护自己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这些表现,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光用批评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给他们以正确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心弦定能被拨动,他们心灵深处闪现的上进火化,定能燃成熊熊的青春之火。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就要摸清后进生的底细,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我所在的学校---柳湖乡王坪小学是一所纯回民小学。今年我带的五年级二班有31人,其中女同学20名,这些同学都比较机灵,但部分同学具有叛逆性格,所以在工作上要格外小心。我班相对后进的同学有5名(苏有朋、穆主麻、摆亚楠、马会琴、马彩娟),我通过与这些学生个别谈心、做家庭访问(或与家长谈话)等形式,摸清了他(她)们的基本情况:苏有朋很聪明但比较调皮,穆主麻学习较认真但基础较差,摆亚楠和马彩娟基础较好但不认真,马会琴家庭有特殊原因。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找时间和他(她)们谈心交流,消除了他(她)们心中的顾虑,从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3.以诚相待真心交流

后进生在学校中由于长期受到冷落、责难,对教师大都抱有一种成见,就像一些教师对他们抱有成见一样,所以在教师面前,他们常表现出不满、反感、抵触、对立的情绪。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矛盾的,他们表面上顶撞、满不在乎,但内心却热切期待教师的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我在对马会琴进行教育时发现,这个同学由于家庭原因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我通过沟通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后,便主动和这个同学谈心,主动去关心她,从而使她树立了信心,学习和思想上也有了大的改观。

4.捕捉时机正面引导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新兴趣和个性特征,善于随时捕捉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我班的苏友朋同学干活很有眼色,我便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个同学,他干得更认真了。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作业书写整齐了,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学生,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性格,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采取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创设一种易于后进生转化的氛围,用爱心灌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加强正面引导。

5.及时鼓励快乐教育

作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着力帮助他们改变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这一方面班主任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能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再启发引导他们总结成功的原因,激励他们取得更多的成功。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他(她)们的进步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遵循反复渐进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只要有点滴进步,就给予以赞许和鼓励。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全班学生,引导班级每位同学,认识到关心帮助后进生是自己的美德,班集体要正确对待、热情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后进生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

6.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长期以来,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后进生的影响以及家庭对后进生缺乏鼓励和关爱,讽刺和挖苦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避免校外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抓住时机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