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徐瑞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浅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徐瑞苹

徐瑞苹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烟台264100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在近几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使课堂教学改革出现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改的关键。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既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实用性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提倡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自学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识课堂引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部分,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感到快乐、新奇、愿意学、喜欢学。

二、合作与竞争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主旋律

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就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做到多方面合作,即师生合作、生生间合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也可以学生之间商量讨论,取长补短。

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由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次教学,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给部分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完成扩展任务,并且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四、设置课堂亮点,令学生产生思维兴奋

完美的课堂,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现实而可行。在备课活动中,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埋下伏笔,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有效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整合的重要学科,理应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更要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的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地留下几处伏笔,在最后小结时及时地提出来,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才能最终实现从有效教学迈向优质教学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