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凸现个性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以人为本,凸现个性化教学

曹丽丽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问题

◆曹丽丽江苏省沛县安国镇朱王庄中学221614

摘要:数学课堂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个性

教育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初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教育

1.教师自己要有激情。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赋有情感性。一个教师好的言辞和举止。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一个教师不好的言辞和举止会引起学生对教师及所教学科的厌恶。因此要求教师言辞举止大方,对学生态度和蔼,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2.积极营造情感教育的适宜环境。如:在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由于学生粗心大意,经常出现运算上的失误和“一”号的遗漏。为让学生有效地纠正错误,笔者巧妙地穿插了情感教育的素材,把前苏联和美国航天飞机失败的原因与我国“神七”成功形成故事化。从中既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又让学生增强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情感教育,不仅使学生在运算时失误和遗漏逐步减少了,而且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注重情感素材的实效性。情感素材自身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感染力,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要有相容性,切忌情感教育的形式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一定要恰到时机,恰到好处,使情感素材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催化物。

二、质疑问难,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设想,善于提问,并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不同见解,不要轻易否定,尤其要鼓励中下成绩的学生多提问。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反问,让学生解答。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进行发掘,鼓励学生学思结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去思考,去探索。

三、学用结合,勤于实践,在操作中加深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一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利用学具充分操作,明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道理,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根据简单几何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可以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朗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

由此可见,个性化教学既能够对学生的素质做出全方面的综合评价,又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化教学能够让初中数学的教学考察进一步迈向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全面化。将个性化教学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改变传统数学的教学模式,对促进整个数学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个性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不仅符合新课程的需要,更是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万敏王大勇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2,(11)。

[2]陈益文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以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J].中华少年,2013,(02)。

[3]王卫东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实践点滴[J].新课程研究,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