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瘫患儿498例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探讨脑瘫患儿498例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

武洪民陈振华李云蛟韩建书郭敏李立娜

武洪民陈振华李云蛟韩建书郭敏李立娜(馆陶县中医院河北馆陶057750)

【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效果,降低脑瘫患儿发生率及致残发病程度。方法利用观察对比,采用AswoRTH方法进行评价及统计学等方法。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脑神经的治疗,明显改变患儿脑血流循环,改善脑缺氧,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矫正异常姿势,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关键词】脑瘫HIE围产期中药肌张力功能训练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简称HIE,属于脑瘫范畴。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由HIE变证为脑瘫。它是由围产期多种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落后及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表现,是小儿生长发育时期常见的疾病。为此,我们要做好围产期监护和保健,减少围产儿窒息及致畸儿发生率,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采用中西药治疗及功能训练等综合疗法,干预了脑瘫患儿的发生,致残及致畸的程度。

1临床资料

1.1治疗时间从2006年1月至2012年底。

1.2治疗地点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脑瘫科及新生儿科)。

1.3治疗对象0至1岁288例,2至3岁156例,4岁以上54例。

1.4患儿性别男性302例,女性196例。

1.5发病地点农村322例,县城176例。

1.6发病因素围产期窒息205例;早产低体重儿138例;黄疸55例;双胞胎46例,孕期感染24例,宫内窘迫10例,原因不明20例。

1.7按病情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98例,肌张力低下30例,痉挛型58例,手足徐动型4例,视、听障碍4例,智力低下4例。

1.8脑CT检查结果HIE轻度294例、中度100例、重度4例。脑萎缩38例,脑周围白纸软化14例,脑积水1例。47例未做CT检查。

2诊断依据

2.1我们将4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8例,对照组100例。

2.2诊断标准(依据)

2.2.1出生后(围产期窒息史)或幼婴时期发病。

2.2.2有早产史、难产史、新生儿窒息史、高胆红素血症史、或其他年龄组脑损伤或颅内感染及出血史。

2.2.3自主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外侧或四肢性运动障碍,如手足徐动,肌张力低下,腱反射过强,智力低下,视听觉障碍等。

2.2.4患儿特殊体征

2.2.4.1出生6周后,俯卧位、两腿屈至腹下,无交替伸曲动作。从俯卧位被托起时,颈项完全无力。

2.2.4.2出生4个月后,握持反射阳性,下肢被快速外转时出现内收肌痉挛。

2.2.4.36个月后颈紧张反射阳性。

2.2.4.4扶立时髋膝关节伸直,呈“剪刀”状。

2.2.4.5拇指经常内收紧贴掌心。

2.2.5根据病情不同分轻、中、重三度

2.2.5.1轻度过分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拥抱反射活跃。

2.2.5.2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昏迷,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拥抱、吸吮反射减弱。

2.2.5.3重度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

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398例(HIE)的治疗方法

3.1.1中药治疗HIE,患儿属心脾两虚。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主方:自制“脑瘫合剂”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肉苁蓉、黄精、当归、白芍、熟地、甘草等。

如有窒息史:加二花、连召、葶苈子、鲜竹沥、陈皮等,祛痰,预防感染。意识不清加郁金、石菖蒲、解郁开窍。四肢软无力加:桂枝、温通经络。气虚阳衰、四肢冰冷加:肉桂、附子。脉弱无神加五味子、麦冬养阴生脉。

用法:各味药0.5至1克水煮30分钟,日3次。口服或鼻饲。

3.1.2西药疗法

输液用4:1液,每日每公斤60—80毫升,每分钟2—3滴。

药物如:维生素B6针、维生素C针、5%碳酸氢钠针、安络血针、胞二磷胆碱、ATP针、脑活素针、神经节苷酸针等药。

每10—15日为一个疗程,每年康复6—7次。

3.2对照组患儿100例。采用综合疗法。

3.2.1功能训练法基础训练法,如头的控制、翻身、坐位、站位、步行的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法,如进食、睡眠、沐浴、语言及异常姿势的训练。

重点做痉挛型、四肢瘫、双肢瘫、偏肢瘫的训练。

3.2.2推拿按摩疗法双上肢有商阳、少商、合谷、内关、手三理、曲池、肩谬等穴,用揉、压、摩的手法,或用揉、推、拿、摩双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总伸肌等方法。双下肢取后溪、足三里、风市、环跳等穴,应用按压、揉、摩的手法或用揉、推、摩、抖等手法用于双小腿,腓肠肌、胫骨前肌、大腿股直肌、股外侧肌等。

3.2.3头针穴位疗法按区定穴、联穴划线、以线归经,分颞区、顶区、额区、枕区四个区;分额中线、额一、二、三线,顶中线,顶额前斜线、顶额后斜线。顶旁一、二线,颞前、后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盘线共十四条线,其手法同归经疗法不再赘述。

3.2.4自拟“脑瘫合剂”疗法

脑瘫:属心脾两虚。

证候: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吸吮咀嚼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秘结,舌淡胖,苔少、脉细缓,指纹色淡。

辩证:心主神明、言为心声,心气虚弱,故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心主血,脾生血,发为血之余,心脾俱虚,血不荣发,故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摄取精微,化生气血,脾虚生化乏源,故四肢萎软,手足失用,肌肉松弛无力,诸症俱现,弄舌而心虚,智力不聪之症。本症多为久病体虚所致,或为代谢性疾病及脑炎后遗症。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自拟“脑瘫合剂”。

主方: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肉苁蓉、黄精、当归、白芍、熟地、甘草等各3克。

配方:石菖蒲开窍益智、语迟失聪加远志,郁金化痰解郁开窍,发迟加何首乌。四肢软加桂枝,温通经络,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气虚阳衰加肉桂、附子温状元阳。

脉弱无力加五味子,麦冬养阴生脉。

用法:每位药用量2—4克,水煎30分钟,日分三次口服。

3.2.5中药熏蒸疗法

组方:鸡血藤420g,桑寄生240g,防风30g,菖蒲240g,木香400g,荆芥240g,桂枝240g,淫羊藿240g,艾叶30g,伸筋草200g。

用法:将配好的药物放入熏蒸仪的药槽中,加水煮沸30分钟,每次治疗20—40分钟,蒸汽温度为40℃左右,上述药物一般可用1个月,治疗每日或隔日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药理作用:(1)热传导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细胞的通透性加强,促进新陈代谢。

(2)气流颗粒运动作用:气流中微小的固体颗粒对患处起到按摩、刺激、摩擦等机械治疗作用,可软化、松解挛缩肌腱,可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低肌张力,具有解痉、阵痛作用。

3.2.6西药疗法常规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C、ATP、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等。

痉挛、抽搐者对症用药,如安定、鲁米那、利眠宁等药。

3.2.7外科矫治手术。

4诊疗标准

4.1疗效评估依据AswoRTH痉挛(肌张力)进行评价:显效:肌张力降低2级以上;有效:肌张力降低1级;无效:肌张力无降低。

4.2诊疗标准

0度:完全看不到或触不到收缩。

1度:有轻微收缩,但不产生运动。

2度:有微弱的随意运动,不能克服的心向力。

3度:能克服的心向力,但不能外加阻力。

4度:能消耗抵抗外加阻力。

5度:正常肌力。

5疗效结果

HIE与脑瘫疗效结果比较见下表。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6.1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脑瘫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县城,这种情况是预防保健工作没有做到位,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组织不健全,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预防和妇女保健能力差,对患儿窒息无力做好复苏和抢救工作,不愿接受预防保健工作,不能及时发现脑瘫患儿,错过了对3个月前脑瘫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丧失了早期诊疗脑瘫的机遇,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后要加强充实乡镇卫生院,加强对妇产科医生的业务技术培训,做好围产期监护和围产期保健,如产前、产时、产后保健,尽量减少围产儿窒息及致畸致残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发生率。

6.2从脑瘫患儿发病年龄分析,1岁内发病率最高,多发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约占脑瘫患儿的3/4倍,患儿往往在前6周内有烦躁、哭闹、头向后仰、双手握拳、四肢躯干突然僵硬,很难将两大腿分开等异常表现。如有这种情况,患儿家长要主动到医院求医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患儿在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中枢神经可塑性较强,又因为脑损伤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还未固定,所以诊疗后较易恢复。从疗效结果分析:HIE398例,治愈392例,治愈率98.4%,充分体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6.3从自拟“脑瘫合剂”分析:具有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作用,其治疗机理是:心主神明,言为心声,主治心气虚弱,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心主血,脾生血,如心脾惧虚,血不荣发,主治发稀萎黄。脾主生肌,四肢开窍于口,摄取精微,化生气血,故治四肢萎软,手足失用,肌肉松弛症。语迟失聪加远志;解郁开窍加郁金、石菖蒲。发稀萎黄加何首乌、肉苁蓉;四肢萎软加桂枝;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气虚阳衰加肉桂、附子;脉弱无力加五味子、麦冬养阴生脉。为治疗脑瘫起了决定作用。

6.4从疗效结果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功能训练及按摩,针刺头皮区结合西药治疗,尤其是应用中医疗法,应用中药熏蒸,通过药物散发热气,起到热的效应,扩张皮肤毛细血管,能使患儿五脏六腑通经络,活血化瘀宜补肾健脑,熄风止痉,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治愈为零总有效好转率达90%。而HIE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8.4%,治疗好转率达99.4%,经统计处理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两组都有推广应用价值。

6.5脑瘫患儿应用脑CT诊断,但诊断阳性率仅为70%,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能查出来。像这样的情况,医务人员也应按脑瘫处理,莫要误诊或漏诊,以防遗憾造成的损失。宁可错诊,也不要遗漏1个脑瘫患儿,这是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责任,也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莫失良机,提高治疗好转率,降低致畸率和致残率,做好围产期监护和保健,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做到坚持“四早”但狠抓早发现这个关键措施。有利于早诊、早治、早康复。

6.6因为本病具有:诊断依据、疗效判断标准及统计学处理方法。这样凸显本文的科学性:因为有了诊断依据,使我们在诊断过程中,不易误诊、漏诊、错诊,使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不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为提高疗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有了疗效判定标准,使我们认识到使用方法的优与劣,疗效的高与低,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效果进行鲜明的对比,提高了读者的可信性。而统计学处理方法,充分体现本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总论: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充分体现了以下三点的重要性:一是我们必须做好围产期监护和保健,可大大减少致畸儿的降生,可降低脑瘫发生率。二是做好“四早”以早发现、早诊断为重点,不致于延误患儿的治疗时机,可提高治疗好转率,降低致残程度。三是“中西医结合是最佳治疗方法,而自拟“脑瘫合剂”,突显了中医特色,体现了标本兼治的理论基础,提高了疗效,为本文的创新性提供了科学的色彩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马登科主编.儿科临床便览.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

[2]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