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西南地区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眼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RB患儿66例82只眼纳入研究。患儿均行眼部B型超声、眼眶CT或MRI检查,行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10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9例,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37例。根据肿瘤是否侵及眼眶和视神经分为眼外期和眼内期;后者根据国际眼内期RB分期标准分为A~E期。根据不同分期行相应治疗。回顾分析患儿基本情况、就诊年龄、病程、就诊原因、分期、治疗方案和保眼率。结果66例患儿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省分别为56、2、2例,西藏自治区6例。可明确常住地43例,其中来自农村27例(62.8% )。男性38例(57.6% );单、双眼分别为50 (75.8% )、16 (24.2%)例。初诊51例(77.3% ),复诊15例(22.7% )。初诊51例中,平均就诊年龄(20.9±14.4)个月;单、双眼患儿平均就诊年龄分别为(23.2±14.7)、(11.2±7.6)个月。可明确病程及就诊原因41例,患儿平均病程(90.6±115.2)d。瞳孔区发白32例(62.7% ),眼部红肿4例(9.8% ),其他原因5例(12.2% )。复诊15例中,平均就诊年龄为(63.6±46.8)个月;平均病程(32.8±45.5)个月。复发、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 (33.3% )、3 (20.0%)例;瞳孔区发白4例(26.7% );眼球突出、眼部红肿分别为2 (13.3% )、1 (6.7%)例。82只眼中,入院治疗50只眼;其中,初诊37只眼,复诊13只眼。初诊37只眼中,眼内期31只眼(83.8% ),包括A~ C期5只眼(13.5% )、D~E期26只眼(70.3% );眼外期6只眼(16.2% )。A~C期5只眼均行激光光凝和(或)冷冻联合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D期4只眼行眼动脉介入化疗;其余D~ E期22只眼、眼外期6只眼中,行眼球摘除、眶内容物剜除手术分别为19(51.3%)、2(5.4%)只眼,放弃治疗7只眼(18.9% )。复诊13只眼中,既往已行眼球摘除6只眼(46.2% ),其中手术后复发5只眼;眼外期4只眼(30.8% );D~E期3只眼(23.1% )。行眶内容物剜除、眼球摘除手术分别为5 (38.5% )、4 (30.8%)只眼;行眼整形手术1只眼(7.7% );放弃治疗3只眼(23.1% )。入院治疗患儿保眼率为18.0%,眼内期保眼率29.0%,眼外期保眼率0.0%。结论西南地区RB患儿就诊时病程长、分期晚、保眼率低。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