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高一新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董梅

□董梅

〔摘要〕为了能让新高一的学生迅速的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同时对化学的学习依然保持很好的信心,在教学过程的一些教学策略就显得很重要,通过对学生的听课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巧记笔记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纠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学习花学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小组合作预习听课习惯巧记笔记纠错能力1继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更浓厚,在新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实验,①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名称叫滴水生烟,在做实验时我先说到,我们知道谁可以用来灭火,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着火都可以灭火,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让水来点火的实验,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完老师的实验,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兴趣浓厚。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结果得到一个光亮的试管银镜,学生都对实验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③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这个实验我们与教材上的操作不一样,做了一定的改进,用酒精配置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滴在脱脂棉上,效果明显,同时实验操作简单,我还在教学中请学生上来操作,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一是极大的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建立了更浓厚的兴趣,而且提到这些实验的奥秘等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一解开,并为今后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的科学研究有更多的了解,我在高一的每节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个化学家的故事,学生很喜欢听,并且我讲的化学家的故事和所学的内容很接近,从故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性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必然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个人成绩的提高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教学方式让很多的学生对老师产生很大的依赖,他认为只要老师讲我听就是学习,他殊不知,学习其实是两层含义,一是“学”,包含自学、学生的相互学、向老师的学;二是“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并转化为个人能力的过程。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不知道”到“知道”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前都有对新知识的了解过程,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前的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简单问题。为了让学生的预习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我在讲解新课前都要提问学生,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提问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积累资料,用考核和学分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

另外,课前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的看书习惯,现在可以说好好看教材,静下心来看教材的学生很少,因为周围有一大堆的辅导资料,给他把知识点整理的已经很详细、很全面了。同时对预习效果好的学生鼓励、表扬,树立榜样以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时紧张的高一化学学习阶段,坚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的设问式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新高一的学习中我在教学中对第三四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的小组实验讨论学习的方式、对第一二章化学理论的学习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的进行学习。不用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当你把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那他自主学习的效果是你无法预计的。

我曾经就在一节课探究了一个问题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我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滴水生烟,就是在脱脂棉中包上过氧化钠滴几滴水,棉花燃烧,设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脱脂棉燃烧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有什么产生”“怎样证明产物呢”带着这些问题一一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下课时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然后再书写反应方程式等问题。

4培养学生会听课、巧记笔记的能力有的同学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他们把学习比作送货进仓,认为只要自己打开了“仓门”,就可以等着老师把货物送进去。这种想法是把自己放在学习的被动地位上,就像吃饭一样,课堂学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动作与表情,思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老师如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听老师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题的;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解释等等。要对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积极去思考,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特别是实验,更应该去认真观察和参与而不是仅流于形式看热闹。

同时,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会听课的学生,会记笔记的学生才会将化学学习的很好,我在教学中,不是很赞成,边听边记笔记,我的要求是一定是先听懂,课下自己整理知识点,完善笔记;笔记本还要记得是老师讲解的典型习题,或一些经典题型的解题方法;我们现在的复习资料都很全面,在每学习的新知识的相应内容都有与高考对接的习题或典例,教会学生去看他的解析和解题过程,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会在其中去一些题目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只有不断的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学好化学,用好书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学习好,为我所用。而作为教师更关键的是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挖掘其潜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参考(人教版)2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参考(人教版)3新课程标准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

相关关键词

〔〕兴趣小组合作预习听课习惯巧记笔记纠错能力1 继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更浓厚,在新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实验,①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名称叫滴水生烟,在做实验时我先说到,我们知道谁可以用来灭火,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着火都可以灭火,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让水来点火的实验,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完老师的实验,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兴趣浓厚。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结果得到一个光亮的试管银镜,学生都对实验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③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这个实验我们与教材上的操作不一样,做了一定的改进,用酒精配置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滴在脱脂棉上,效果明显,同时实验操作简单,我还在教学中请学生上来操作,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一是极大的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建立了更浓厚的兴趣,而且提到这些实验的奥秘等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一解开,并为今后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的科学研究有更多的了解,我在高一的每节课前利用3~5 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个化学家的故事,学生很喜欢听,并且我讲的化学家的故事和所学的内容很接近,从故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性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