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现代教师作用切实解决教育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发挥现代教师作用切实解决教育难题

刘湖清

◆刘湖清山东省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261021

如何教育好现在的孩子,这是当前全社会都极其关注而又令许多家长和教师倍感困惑和苦恼的问题。

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正逐步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学生成长的一体化环境,教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三者只有协调一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才能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其中学校教育无疑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渠道,作为学校教育具体实践者的教师也责无旁贷地扮演着教育主导者的角色。面对现在的学生,作为教师不应一味地感叹或抱怨,而应该自我反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不同时期、适合各种孩子的多样性的教育。

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切实解决好教育上的难题。

一、全面认识和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树立教师威信

我们曾经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个“遇到烦恼我来说”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道出了孩子们的心里话。孩子们普遍反映,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最让他们烦恼的是:老师的工作态度不好,随便骂人伤自尊;老师不以身作则,有偏心;老师误解自己,很难与老师沟通等等。由此可见,在现在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孩子平等对待、相互尊重的思想。

的确,由于受到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周边社会环境发生新变化及以独生子女为主要构成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着任性、自私、怕吃苦、自理能力差等不足,这给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但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同时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善于思考、想象能力、模仿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等以往孩子所欠缺的优点。作为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在爱和公正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二、保持童心,勇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

童心,应该是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所要求具备的一种特殊性格。只有做到童心不泯,才能了解青少年儿童,从生活到思想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从而获得教育学生的条件,赢得孩子们的心。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不被成人所熟悉的新事物往往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就应该注意通过观察、倾听和谈话去了解孩子新的变化,并以儿童式的好奇、天真与敏感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不了解网络、周杰伦、哈利·波特,就很难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深刻地体验它并灵活地、理智地驾驭它。

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灵活转换教师角色,追求教育上的创新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建设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通晓自己所教专业的“专才”,还应当成为具有广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多方面兴趣与才能的“通才”。教育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工作,而非仅仅按照既定程序操作的简单机械劳动。教师要正确地判断每一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并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教育机智,准确地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解决师生间的冲突。

教师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要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并得到孩子们的尊重,也才能增强学校教育的影响。

四、深入家庭和社会,以积极的姿态成为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中枢和纽带

基于现代儿童教育的系统化特征,作为教师,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而应该走出校门,主动联系社会和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和家庭中的积极因素,尽量排除和克服来自社会和家庭中的一些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教育方向上保持一致,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现代学校,如果没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存在。家长是教师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同家长们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自觉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起来。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过程,而不单纯是提要求、发告示。要切忌只报忧而不报喜的“告状”式的家访,教师只有以自己的诚心和爱心与家长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才能取得家长的理解、尊重、信赖和支持。作为教师还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而且内容也是有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环境、参与现实,“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正确指导学生抵制社会影响中的不良因素,针对学生的实际选择利用社会的有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向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教师,不能消极适应,而应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寻求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记住: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好现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克服当前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顺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