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路红丽

路红丽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实验学校467299

摘要:在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朗读教学起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同样需要琅琅的读书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有来努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还是充满学生琅琅读书声的课堂。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课堂

学校组织公开课比赛,在一节语文公开课后,听课老师议论纷纷。听课的一位非语文老师说:“这课听着怎么觉得少点什么,有点不像语文课!”对此我深有同感!作为语文老师我明白这课少了什么,少了琅琅的读书声!评课中,针对其他语文老师关于课堂中少了朗读的质疑,授课老师解释说,朗读课文,既浪费时间,对课文的理解又帮助不大;再有就是自己不敢范读。听了这位老师的解释,我就在思考:“朗读真的浪费时间吗?朗读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吗?作为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敢范读呢?那只有语文课才有的琅琅的读书声哪儿去了?新课程的大环境下真的不需要琅琅的读书声了吗?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谈一些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正视朗读教学在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改被动朗读为主动朗读。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对于所要学习的东西,学生更多的是体会、是品味而非接受。所以,语文课应该弥漫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书卷气和人文气息,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朗读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可以波及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字形字音等较低的能力层次,还是文学鉴赏、写作等较高的能力层次,以至最终实现语感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让学生走进课文,从而引起共鸣,真正达到身临其境,进入忘我的境界。

如教学《背影》一课,先让学生静心倾听歌曲——《酒干倘卖无》,感受对父亲的深情,这样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课文所述的那种父子情深。然后播放音乐配以画面,让学生分段朗读,在幽幽的音乐声中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有实际的行动,改不敢范读为勇敢朗读。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我们教授语文,不单单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大胆范读,是达到这一目的极好的途径。

当然,要做到大胆范读,前提是语文教师要先练好内功,从声音、仪态、表情等各方面进行练习,使自己具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比如讲授新课时,我们往往借助音频资料给学生播放诵读。这些名家的朗读自然是声情并茂,但终究在心灵上离学生远得很。于是教《在山的那边》时,我选择了自己为学生范读。结果读完之后,学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

我们其实也可以在点滴处、从细节中感染学生,比如早读的时候跟着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有一次我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感情节奏,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一篇文言文,感到也是“其乐融融”,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文章的感情节奏,而且理解文章内容的积极性也很高。这样的语文,学生怎么可能不喜欢?

再次,教师要有拓展的思维,把朗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其共同作用于语文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因此,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必定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如《黄河颂》主要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歌颂中华儿女的勤劳勇敢、伟大坚强,这首歌的歌词无论文字或内容都比较深,要领会它的内容、体会它的感情,就需要反复朗读。当然,朗读之前,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读起来仍然只会是淡而无味。初中学生,认识水平尚处在低层,感受性强,而理性思维较弱,如果单凭直觉去感知语言文字是无法领悟其中真谛的。它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吟诵中缩短距离,启动思维的参与,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活动来帮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新课标的提出则让我们重新思考教学的主体到底是谁。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难解说性,教师在讲台上说得再天花乱坠,学生不能投入也是白搭。所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完成优质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而语文课堂上,朗读课文就是很好的参与,这种参与对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文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的所有来努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还是充满学生琅琅读书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