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陈永芳

陈永芳芦山县初级中学625600

摘要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学习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教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科学方法探索兴趣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很好的预习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要花5到10分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前,我会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学习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对它是即渴望又害怕。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科学,克服畏惧心理,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绪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个个新奇的实验现象看得学生兴奋不已,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所在,从而也消除了畏惧的心理。但有些教师认为初三化学课时紧,做实验又费时费力,所以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不如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来得简单,既省事又有针对性。因此,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把原本可以分组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就是已开设的学生分组实验,也基本是放任式,忽视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事实上讲实验,已将化学这一学科特点完全丢弃,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其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实验结论中去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不再认为那只是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激发学生探讨化学的兴趣。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和共性。例如:学生学习完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元素和原子分别列表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对比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中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为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需要反复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第三,要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辨证性和创造性。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科学素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细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就最有成效。那么老师只要把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起来了,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学化学,也不用愁学生化学成绩考不好。学习化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验的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这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的一个问题。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六、鼓励自主探究,发展学生个性

生活、生产实际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道理,它既是我们学习的资源,又是我们拓展、利用知识的场所。科学探究的问题来自于对周围现象的观察和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对现象的理解;学生从生活、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或是从生活、生产实际中获取解答问题的资料、证据,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会探究,又可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风,树立对社会、自然的责任感。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我要求学生调查从芦山太平至县城的水污染情况,并把调查的结果和今后的想法在班上作了交流和讨论。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我组织学生自行设计简易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净化,学生通过水的净化实验探究,激起了他们对身边水环境探究的兴趣。学生把课堂所学的探究方法较好地运用到课外,又把课外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关化学的问题自主地拿到课内来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中主动学会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