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王黎明

王黎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摘要】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文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场合多元化,以期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008-03

一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2004〕1号文件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2010年9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指出,今后十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同时又指出要通过持续改革与建设,努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评价对教和学的改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手段,为今后指导课堂教学、课程设计、任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提供信息财富”。

而我国的学生考核评价改革整体来说相对滞后,多数院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考核评价体系没有体现高职特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考核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考核,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特征,与本身的培养目标不吻合,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2.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现行的高职英语考试评价仍沿用传统教育的课程考核方法,过多注重认知领域中的简单知识技能,而对于高级技能,如交际、听说、写作、论辩、交流技能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高职院校目前所采用的常规英语测试的语言与生活中真实的语言相去甚远,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不能正确认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评定,也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对高职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而闭卷考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完整地考核学生的素质结构,如合作协调能力、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对学生创新能力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注重终结性忽视过程性评价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检验学习的评价应当放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上。而目前在高职商务专业教学测试中,大多采取的是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以分数作为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终结性评价不能实现评价的调节和反馈功能,不利于评估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

5.评价主体单一化

基本上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与学生表现相关的平时成绩往往凭教师的主观经验给出,依据经验式的评价作为决策的基础,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缺乏学生的互评与自我评价,更缺乏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致使评价信息来源单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关系不平等,评价结论易丧失客观性与公正性。

6.实践性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由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如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商务英语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落后,因此,考核评估更多地注重理论教学方面,对实践性教学评价还未形成体系。

7.学习成效评价不科学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学生英语学习成效评价上,大多效仿同类全日制本科大学,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依据,用通过率来证明自身的办学能力。而四、六级考试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掌握,致使一些学生过多专注于四、六级考试的技巧研究,而忽视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因此,为了克服传统评价的弊端,更好地发挥创新性教学模式,促进高职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必要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1.理论基础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理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FramesofIntelligenc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人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体都有可能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

不同的个体可能擅长于不同的智力学习方式,因而人类的知识特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果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用多元化评价,即采用多种评价标准、手段与方法来评价不同的学生。唯有此,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价值,培养出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具体表现为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第一,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自己在评价项目中的表现,对照评价标准,给自己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学生自评,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想法和困难,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措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组互评。即同组的同学对照评价标准,对该组每位同学在项目中的表现做出评价,给出成绩,并写出评语。这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自我评价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公正客观可信度的评价。教师制订评价标准时可让学生共同参与,且评价标准必须客观、明确、清晰、具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并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开设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应邀请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用人单位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校企共同制订评价标准,也可以共同实施评价:校企对学生的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表现,如实践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等做出共同评价。这样,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评价,可以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传统考核评价方法是一次性的期末考试,这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运用技能水平。有些学校虽增加了期中考、月考等考试数量,但这些考试归根到底属于语言测试而不是评估。Genesee等认为,测试的重点是测量一个人在某时间段结束时所拥有的技能或行为表现,“因而具有狭窄性、静态性”,而评估则“呈动态性,体现了一种发展的观点。换句话说,测试者感兴趣的是结果,而评估者感兴趣的是整个实践的发生过程”。

“教育评价之父”泰勒(R.W.Tyler)曾指出:“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作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除一次性的闭卷考试外,还可采用口试、访谈、讨论、观察、问卷调查、小论文、对照组评价,以及各种技能竞赛表现评价,如函电拟写竞赛、商务谈判比赛;参加各种活动表现性评价,如模拟广交会、企业专家讲座、担任展会志愿者等;加强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表现性评价,如引入实训、实习、调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同时,还要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通过考试,以数字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定性评价通过描述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判。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它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衡量课程质量。我们认为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评价学生的形成过程。

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可将课程考试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CNBECT)、剑桥商务证书(BEC)考试、口译证书等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来实现。这样,可以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评价系统不能只限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而忽视其他方面,如道德、情感、态度、意志和体质等的评价。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业评价、素质评价与能力评价。

第一,学业评价。指根据各科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它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如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篇章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素质评价。指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爱护设备、工具、场地环境等)、价值观、敬业精神、保密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体质等各方面的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第三,能力评价。指对职业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具体来说,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即能否流畅地使用英语开展各种商务活动,是否具备外事、外贸、商务实际运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是否具备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

(4)评价场所的多元化。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的考核场所一般设在教室,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考核可以是学校的教室、商务英语实训室,也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视考核内容和方法而定。这样,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才。

四结论

总之,要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评价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及实践对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教师来说,通过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使自己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注释

①Rea-Dickins,P.Evalu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

②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③彭金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评估[J].外语界,2004(3)

④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GeneseeFetal.ScenariosforESLStandards-basedAssessment.the33rdTESOLConferenceinNewYork,1999

[3]李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功能[J].科技资讯,2009(33)

[4]杨文明.论高校英语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向[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匡露.对高校英语学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6]魏春梅.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7]林榕.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