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陈哲

陈哲(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内蒙古包头014017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实训内容的模块化、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实施过程的精细化、实施的效果及思考等方面探讨了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如何实现使实训课顺利推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目标。

关键词:实训模块化任务驱动精细化

随着教育部提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基于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职业教育亲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参与我校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结合中职办学方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以模块化教学模式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课程实施中采取充分利用资源、协同合作、精细化管理使实训课顺利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训内容模块化设置

电子技术实训课是一门以工程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课程,以小型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调试与检测为媒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掌握电子技术工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当前,随着电子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已得到迅猛发展。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从2007年开始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电气专业原有电子技术理论课加实验课的基础上又开设了电子技术实训课,目的在于通过电子技术实训,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以努力培养实践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工程化训练。

如何针对专业实际开展实训,达到提高技能的要求?我们首先对实训内容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

以08级机电、电气专业电子技术实训课为例(见表1):

表1、08级模电实训计划表

由上表可见,在一周的实训中共设置了四个模块,其中*内容是选做模块。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实训模块可做调整,比如,机电专业可选1、2、4模块,而电气专业则选1、2、3、4模块开展实训。

模块内容依据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同时尽量保证模块与模块之间互相关联。如三个模块中,模块1是基础也是电子技术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模块2和模块3是初级技能的训练,制作成功后,其电源可以为模块3和模块4所利用;模块4则是综合技能的训练,同时模块4制作成功后,为模块2又提供了一种音源。三个模块互为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也可看作一个大模块。大模块使学生知微见著,见树木也见森林。实训内容的模块化、关联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实施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的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这样,学生在目标任务的指导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并提高了各种能力。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专业教学中发展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在实施实训时,在针对每一模块具体内容实训教学的开展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每个学生,为此,课前应制定详尽的任务指导书。仍以上面实训内容为例,相应的任务书如下表:

任务一: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二:电源电路的制作

任务三: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任务驱动法立足于“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原则,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任务引领型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信心。在教学评价中,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促进了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施过程精细化管理

1.各部门协同配合,是实训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为满足工科专业的实习实训要求,学校不断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电子技术实训室已初具规模,配置了能同时满足40人的实训操作台和配套仪器、工具等。实训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实行定期开放,最大限度提高了利用率。实训期间有专门的实训班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业对口的实习指导教师。教务科在开学初负责制订有关实训班级计划,任课教师据此制订不同专业班级的实训计划表,通过模块的增减以满足不同专业电子技术实训课的需要。实训基地和有关实训室负责人根据下发的实训计划表提前采购相关套件。

我们把实训过程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相关部门的工作可以具体列出(见表2)。

表2、实训分工责任表

学校教务科在开学初就下发通知,其中包括表1和表2。各相关部门接通知提前做好准备。细化的实训过程,使各部门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目标,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再通过互相配合,逐步完成了预定的实训目标。

明确的目标,良好的实训条件,严密的组织管理,保障了实训课的正常开展,学生学有所获,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

2.教师团队化合作,是实训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在实训课模块的增减变化中,实训指导教师也应不断调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组成部分,技术交叉融合十分普遍,单个教师出现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盲区在所难免,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化可以实现技能上的互补。

电子技术实训课一般是在一至两周时间内集中进行,指导教师3人组合是常用方式。一人充当实习班主任,负责实训期间的日常管理,如考勤、卫生、设备检修、安全教育等;另两人由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担当,主要负责全程的实训指导。指导教师要选择业务能力强且富有高度责任感的“双师型”教师,以完成实训过程中的预备知识、讲解示范、焊接训练以及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装配、焊接、调试、故障检修和评估考核。指导教师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决定了实训效果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四、实施效果及思考

实训课模块化的设置、任务引领的教学、精细化的管理使得教学开展得有生有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将电子技术实训课的方法借用到其它电类专业课程实训中,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如中职技能大赛学生培训、科技活动、特色选修课、非电专业相关课程实训等。近年来本校学生在市、自治区、国家级的中职技能大赛中先后有几十人次获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模块化,一可以根据理论教材确定,二可以根据校本教材确定。应用中模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实训时间进行增减,但要考虑模块间的关联性、经济性、目标性。

2.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训软硬件条件,实训课的开展才成为可能,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想方设法创造实训条件。

3.根据具体情况,优化实训指导教师的组合,以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4.可操作性是细化实训过程的关键和前提。

5.实训过程的三个环节有规律可循,同时实训过程也是展示教师教学手段的平台,各种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应用其中。

总之,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目前传统的课程模式仍没有根本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勇于创新,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这样才能真正为提升中职人才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连华电器——PLC控制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丁伯江中职学校综合实训课程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3]王一群实用音频功放制作[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