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新教材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对化学新教材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王继凤

王继凤

摘要:本文论述了笔者对于新教材教学的认识与体会: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学习目标;转变观念,更换角色;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勇于探索与创新,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关键词:新教材;认识;体会

作者简介:王继凤,任教于安徽省宁国西津初中。

自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7月下发各科课标(实验稿),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4年起,本校九年级化学课先后使用了鲁教版、沪教版、人教版的新教材。通过新教材实施阶段的教学,笔者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三种版本的新教材都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位置上,都重视初中生已有的经验,贴近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年龄的认知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有关“STS”的阅读内容,同时教材还增添了“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练习与实践”、“拓展视野”、“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等内容。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以下是笔者在使用新教材实践中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学习目标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难问题。因而在学习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在“巧”字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探究性。

如在学习空气成分时,笔者将一集气瓶口朝下固定在铁架台上,接着,把一支燃着的蜡烛慢慢伸入瓶内,再慢慢退出瓶外。如此重复演示几次,让他们注意观察(交待观察的方法)后,笔者便提出探究性学习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瓶内的物质是空气吗?瓶内气体有哪些性质?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学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实验,有关现象很出乎意料,顿时兴趣大起,教室里立刻洋溢着探究的气氛。

二、转变观念,更换角色,变“包办者”为“促进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怕学生掌握不了,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把学生变成一个被动的“容器”,他们唯一的任务是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被动、沉闷、消极、厌烦、无奈,这自然也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却失去了中国的丘吉尔和爱因斯坦。这就要求我们急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育家们所倡导的“做中学,玩中学”。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个学生大胆尝试,信任他们,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动脑参与提出见解,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

例如,在沪教版教材第192页习题9,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稀盐酸中哪一种粒子(水分子、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实验变红?此时,学生已熟悉酸的性质,知道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却不知道怎样去测定和验证氢离子的作用?这时,笔者给出探究目标:你认为是哪种粒子,如何验证?第一,请回忆酸的性质,提出自己的假设;第二,请在作业本上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与同学交流;第三,用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并记录实验现象;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提示:可用排除法)。

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没有教师的示范操作,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独立分析验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是现成的,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模仿,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想:该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都表现出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

在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又有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这节课上,学生参照笔者所给的探究目标积极思考,相互交换彼此的看法,并及时与笔者交流,笔者成了他们的服务者。由于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很快拟好实验报告,准备做实验;有的学生不知所措;但大多数学生都不甘示弱,积极与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获得最后的成果。课堂看似活泼却井然有序。因此,笔者只指导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对那些较好的实验设计用大屏幕展示,对设计不足的及时帮助他们改进,而后让学生开始动手做自己设计的实验,学生们都显得信心十足,尽管有的学生看起来“笨手笨脚”,却都很认真。下课前,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填好报告。圆满完成了探究目标。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没有压力,学到的知识也不是强加给他们的,是他们想知道的。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觉得很自然,有一种成就感。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三、适度提示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能自主、自如地学习。

如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教师不要急于小结,而是由学生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样做让学生有成就感,越学越有感觉。

再如,在讲到稀盐酸能与锌、铁等活泼金属反应时,只要告诉他们是因为它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即可。这样,学生就能探索出其它的酸也有类似的性质。

总之,教师只要适度引导,每个环节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尽可能留给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实践,让他们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师要勇于探索与创新,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学生习惯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索,多想多问,不迷信权威与书本,善于进行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不人云亦云,为环境所左右。教师在课堂上只有体现这样的行为素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做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一个化学实验时,当学生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细心的同学发现反应较慢,除了观察到溶液逐渐变浑浊外,还发现导入溶液底部的二氧化碳很快逸出,气体基本无多大变化,而课本上不是说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吗?于是,学生带着疑问找到笔者,此时,教师对出现此现象的各种推理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也有武断的嫌疑。因此,笔者故意反问道:那么你们是屈服于课本,还是相信自己的实践?在笔者的启发与鼓励下,他们产生了敢于怀疑课本知识的勇气,决定进一步探究。于是,他们便查阅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的溶解度等数据,并做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还将收集的时间、气体的纯度进行对比。他们惊奇地发现:用排水法不仅可以收集二氧化碳,而且收集地更纯、更快。他们的做法令笔者惊讶,禁不住为他们喝彩。因此,该探究活动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让学生形成以实验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意识,养成不盲从、不轻信的习惯;二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实验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得出结论一定要有科学的推理和有力的论据。

总之,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者个人认为,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处理的问题,教师绝不协助;让学生从生活中、活动中、交流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多一点创新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西津初中

邮政编码:242300

CognitionandReflectiononNewChemistryTextbookTeaching

WANGJifeng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author’scognitionandreflectiononnewtextbookteaching:wittilycreatingquestionsituationsandintroducinglearningobjective;renewingconceptandchangingroles;leadingstudentstoimplementautonomouslearning;teachersmustdaretoprobeandinnovateandbecomegoodexampleofstudents’learning.

Keywords:newtextbooks;cognition;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