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容量改善方法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机场容量改善方法的研究分析

付鹏程

关键词:机场系统容量,容量管理

引言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飞行的架次数量不断的持续增长,因此对于机场的基础建设规模和机场空域容量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要让机场高效的运转,它关键所在就是知道其容量多少。对机场容量的研究是新建机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等工作开展的基础。

1常见增加机场系统容量方法

增加机场系统容量有主要有两个途径;建设新机场和扩建现有机场设施。

1.1航空需求管理

航空需求管理是改善机场系统的另外一个方面,虽然我国目前改善机场系统

的主要途径是新建和扩建机场,但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可能需要采取这

样的措施来改善机场系统。航空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远程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减轻对传统机场服务设施的负担。

A对于旅客来说,当其需要乘坐飞机出行时,一般是购票后乘车机场班车、出租车或其他车辆以及其它地面交通系统到机场,或乘车到机场后购票,在机场办理各种手续如办票、托运行李、安检等后登机。而远程服务设施则是指这些原本应该在机场办理的手续可以在机场以外进行办理,在办理完后,直接由机场当局或航空公司送至登机口,这样就减轻了传统机场设施如办票柜台、托运行李等等的负担。

B简化国际旅客手续。这种对策主要是针对国际旅客而言,在国际旅客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两国之间的双边协议,将其他国家的旅客当作本国旅客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减轻国际机场的机场设施的压力,将与本国有着双边协议国家的旅客直接运送到本国的国内机场。航空运行的调整。这主要是针对那些起降较多小型飞机的机场,这些小型飞机与大型飞机一起进行飞行时,由于存在飞机尾流涡流,小型飞机在大型飞机后飞行情况更是严重,飞机之间的间隔必须要加大,因此这些飞机对于机场系统的容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将这些航空交通调整到其他机场则可以显著地增大该机场的容量。

(2)简化国际到达旅客手续

这种对策主要是针对国际旅客而言,在国际旅客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两国之间的双边协议,将其他国家的旅客当作本国旅客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减轻国际机场的机场设施的压力,将与本国有着双边协议国家的旅客直接运送到本国的国内机场。

(3)短距航空运输的其他方式化

这种措施就是将短距航空运输转到其他运输方式。随着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一些短距航空运输转到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是非常自然的事。由于航空运输费用比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要高得很多,这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沪宁高速公路修建以后,上海与南京的航空运输量显著下降。当然,要将这些航空运输量转移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必要条件就是这些交通运输方式与航空运输相比,要占一定的优势,如运输费用、舒适性、发车频率等等。

1.2高峰时间管理

由于机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是按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进行设计,所以,机场交通量的这种波动性越大,在高峰小时内机场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就越差。反过来说,如果要满足这种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就需要建设更多或更大的设施。显然,这种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和增加机场系统容量来满足航空需求相比,需求高峰时间管理则是要应用经济的与(或)行政的手段来使航空需求来适应可利用的机场容量。所以这种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经济手段一般可采用

如下的方法:

(1)高峰时间的价格措施

高峰时间的价格措施是应用价格机制来调整航空交通需求的方法。一般是

采用加收称为“额外费”的形式使航空公司避开高峰时间而利用其他非高峰时间,这样能使航空需求较均匀地分布在一天范围内,使机场系统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情况下,能满足航空需求。应用该措施的最关键环节是“额外费”的确定,这种“额外费”的确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使航空公司感到将航班时刻调整到非高峰时间是划算的,因为高峰时间意味着高的载客率,如果这种“额外费”的收取不足以使航空公司认识到高峰时间内的运营成本将大于其运营收益,那么这种措施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甚至航空公司可以将这笔费用转加到旅客身上,而有些旅客对价格因素并不是很敏感的,如商务旅客等。另外还要考虑的是公平竞争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型航空公司实力雄厚,即使在此有所损失,但其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为了占有市场,宁愿有损失也在所不惜。而小型航空公司或新的航空公司由于实力有限,则可能不得不退出,因而可能造成市场垄断。因此,利用该措施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2)高峰时间使用权拍卖

另外的方法就是采用行政的手段来对高峰时间进行管理,即应用一些行政规定、方法来限制机场高峰时间的交通需求量,以保证机场系统保持在一定的服务水平。行政手段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高峰时间交通配额

机场当局与各航空公司建立一个高峰时间交通配额,这个配额可以针对机场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配额可以基于高峰时间航空公司的航班数,也可以基于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航空公司根据机场给予的配额来灵活运营。航空公司之间也可以通过协商来使用这些配额。

b.航空交通流量控制

通过建立航空交通流量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场系统高峰时间的交通流量。该系统一般是针对区域或国家的机场系统网络,通过对始发机场的航班或航路上的航班的动态控制来减轻到达机场的高峰时间交通流量。这种控制一般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利用空中交通管制规则来进行。

c.限制通用航空飞机的运行

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通用航空飞机在机场系统高峰时间的运行,可以显著地增加机场系统的容量。该方法与前面利用经济手段限制通用航空一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1.3技术措施和运行效率提高

利用技术措施和提高机场系统运行效率是改善机场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技术措施和运行效率提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飞机技术

通过设计更先进实用的飞机来满足不同的航空运输需求,也可以改善机场系统。

(2)航站楼设计

改进航站楼的设计概念可以减少航站楼的车道边与机坪门位之间的旅客步行距离,以减少旅客在航站楼内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旅客到达机场的时间提前量,

使机场高峰时间内的交通量能有所减少。

(3)门位分醉技术

建立机场系统的门位分配模型,使机场系统能根据机场运营的实际情况自动进行门位分配,以帮助机场人员避免由于机械故障、天气等原因造成的门位利用率低造成的机场拥挤情况。

(4)航站处理系统技术

通过对现有航站处理系统的改进,可以提高航站处理系统的效率,从而避免机场的拥挤,这些处理系统如旅客办票柜台、自动购票登机等。实现自动购票登机,更能大大提高机场航站内的工作效率。

小结

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增长,一些机场原有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衡量一个机场是否满足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机场容量估计是标准之一。因此需要对机场容量做更多的分析研究,我国民航事业将更加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倪桂明,杨东援,改善机场系统增加机场容量民航经济与技术(NO.266),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