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孙桂玲

孙桂玲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Carto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5例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19例,持续性6例)在Carto系统指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术。术中房颤终止或术中房颤转化为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的标准。结果:25例患者即刻消融成功,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随访半年,3例复发房颤,手术成功率为88%。结论:Carto技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30-02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难治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以引起患者心悸,也可以引起血栓栓塞,导致心功能下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房颤的治疗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以及抗凝治疗,但效果均欠佳。

目前根治房颤的最好方法为导管消融,本研究主要观察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55±15.8)岁,房颤病史平均(3.5±2.6)年(阵发性19例,持续性6例)。均为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左心房前后径(36.2±7.9)mm;合并高血压7例,冠心病2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至少口服华法林1个月,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维持在2~3之间,术前5d停用华法林并改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12h,术前12h停用1次;术前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术前ld经食道心脏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

1.2.2手术方法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人10极冠状窦电极;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2根Swartz鞘,2次穿刺房间隔,将鞘置入左心房;肝素5000U经鞘注入,此后每小时追加1000U;于右前斜与左前斜30。分别对双上肺静脉进行非选择性逆行造影示每根肺静脉开口;经Swarts鞘管分别将肺静脉环状标测导管(Lasso,Biosense—Webster)和冷盐水灌注导管(Biosense—Webster)置入肺静脉和左心房,首先标出左、右肺,上、下腔静脉及二尖瓣环的位置,再在左心房后壁、下壁、上壁、前壁、侧壁区域内的心内膜分别采集10~30个点,构建左心房解剖图像。

冷盐水灌注于肺静脉前庭(肺静脉开口外0.5~1.0cm)即放电消融,消融设置:左心房前壁功率35~40W,后壁3O~35W,盐水流速17~20ml/min,放电间歇流速2ml/min。所有消融位点的导管头端与心内膜面距离<5mm后开始消融,每一消融部位的放电时间不少于45S,双极电位振幅降低>7O%。

环肺静脉口部消融每一点消融有效指征是放电20s或局部电压振幅<0.1mV/局部电压振幅下降80%以上,隔离线两侧局部激动时间差值>30ms。以电位分开和心率减慢为有效标志。环肺静脉口隔离终点:(1)Lasso电极证实肺静脉电位消失或分离;(2)肺静脉内起搏电生理证实肺静脉电位不能传出至心房;(3)心房电位不能传至肺静脉。

1.2.3术后处理术后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12h,共3d,同时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INR2.0~2.5,3个月后如无房颤停用华法林。患者术后均口服胺碘酮,如无房颤发作,3个月后停药。

1.2.4随访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情况。6个月随访心脏CT明确有无肺静脉狭窄。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复发的处理,术后2周内房颤、房速,不论阵发性或持续性不进行再次消融,可加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等药物控制,2周以后的持续性房速或房颤予电复律。消融成功定义为术后1个月无持续时间大于30s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

1.2.5观察指标术中及术后即刻观察有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如动脉栓塞、脑卒中、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和穿刺点大出血等。记录手术操作时间(穿刺血管至撤出鞘管的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标准为: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症状,3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经动态心电图证实无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房扑)发作。

1.2.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3.0软件包。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99.11±68.34)及平均X-线照射时间(53.48±11.73)。手术成功率88%。

2.2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心脏压塞、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血胸、气胸、穿刺点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过性脑缺血1例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无肺静脉狭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内科保守治疗成功。

2.3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2例房颤患者于术后2d内有房颤发作,给予胺碘酮应用3个月后,继续随访>3个月未再房颤复发;另有3例病人为一个月后发生持续性房颤,应用胺碘酮及电复律后仍然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3讨论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的消融技术和器械的应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其治疗房颤的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1-2]。许多研究表明,导管射频消融可治愈房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6]。

ACC/AHA/ESC2006年房颤指南将导管消融房颤列入Ⅱa类的适应症,对于无或轻微左房增大的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可作为药物治疗的合理替代来预防房颤复发,并且如果需要维持窦律药物无效或考虑使用胺碘酮时即可考虑导管消融。国内的房颤指南指出对于年龄<75岁、无或轻度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径<50mm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可以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伴或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也应积极开展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Carto引导下肺静脉前庭环形电隔离术是2004年德国Ouyang等[7]提出,采用同侧肺静脉放置两根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然后通过Carto标测指引行同侧环肺静脉前庭消融,消融终点是肺静脉电位完全消失,即达到完全电隔离。其成功率达95%。

本研究通过观察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术观察房颤消融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其安全性。通过研究发现该手术的即刻成功率可达100%,远期随访有3例复发房颤,手术成功率达88%,并发症发生率较低,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JaisP,HociniM,SandersP,eta.lLong-termevalu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ablationguidedbynoninducibility[J].HeartRhythm,2006,3(2):140-145.

[2]KhaykinY,MarroucheNF,SalibaW,eta.lPulmonaryveinantrumisolationfortreatmentofatrialfibrillationinpatientswithvalvularheartdiseaseorprioropenheartsurgery[J].HeartRhythm,2004,1(1):33-39.

[3]HaissaguerreM,ShahDC,JaisP,eta.lMapping-guidedablationopulmonaryveinstocureatrialfibrillation[J].AmJCardio,l2000,86(9Suppl1):9-19.

[4]OralH,PapponeC,ChughA,eta.lCircumferentialpulmonaryveinablationforchronicatrialfibrillation[J].NEnglJMed,2006,354(9):934-941.

[5]HsuLF,JaisP,SandersP,eta.lCatheterablationforatrialfibrillationincongestiveheartfailure[J].NEnglJMed,2004,351(23):2373-2383.

[6]PapponeC,RosanioS,AugelloG,eta.lMortality,morbidity,andqualityoflifeaftercircumferentialpulmonaryveinablationforatrialfibrillation:outcomesfromacontrollednonrandomizedlong-termstudy[J].JAmCollCardio,l2003,42(2):185-197.

[7]OuyangF,BanschD,ErnstS,etal.Completeisolationofleftatriumsurroundingthepulmonaryveins:newinsightsfromthedoubleLassotechniquein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4,110(15):2090-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