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浅谈“312”课堂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优化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浅谈“312”课堂教学模式

赵纲华

山西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赵纲华

谈到课堂教学改革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教学手段的变革,的确诸如:师生协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时点拨、精讲精练、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今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异彩纷呈。那么这些手段应该附着于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会让其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力量呢?不同的学校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杜郎口”教学模式主张先学后教强调了学生思考的作用;“学案式”教学主张以学定教强调了课堂知识的落实……这些有益的探索为课改注入了活力,让大江南北的课堂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之态。

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在历时两年的课堂实践中不断修正和丰富它的内涵,最终取得全校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科目教师的一致认可,经过实践的检验初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312”课堂教学模式。

“312”课堂教学模式,即“三定、一找、两看”。三定为:定目标,目标要具体;定方式,方式要多样;定时间,时间要灵活。一找为:找规律,规律要找准。两看为:看拓展,拓展要到位;看效果,效果要良好。

【一】“312”之“三定”

(一)定目标

学习目标确定的根据是课标,在上课后的几分钟内亮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学习目标要用疑问句的形式呈现。如讲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学习目标设定为:(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3)文中哪些表述让我们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讲授《悼念玛丽•居里》时学习目标设定为:(1)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2)作者以什么身份怀着怎样的情感来追思居里夫人?(3)悼词一般包含哪些方面?

这样的设定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本节课要掌握哪些内容,有积极的心理期待,而且能够有效地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共同努力向目标挺近的过程,更能使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步步提升,高效进行。

(二)定方式

“定方式”的本质是确定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去走向目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知识的生成,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定方式”是对课堂生成的预设,建立在对教材、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方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课堂的品质,决定着通向目标的过程是否顺利,以及目标达成的质量。

(三)定时间

一门学科的课时数是很有限的,而一节课的时间又是固定的,因此“定时间”非常必要,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因自身的知识结构擅长于某方面或学生对某些知识过于偏好而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某个目标的落实上,影响其它学习目标的落实,顾此失彼,完不成教学任务。每一节课在预设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时,必须预计定量的时间,对每个目标和每个环节达成所需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教学的随意性,克服讲到哪儿算哪的现象。

如讲授《春》第一课时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初一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并不陌生,有一定的诵读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流畅生动地朗读文章。据此我预设了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

课堂学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你在作者生动的描述中领略到了哪些春的美景,听到了哪些春的声音,感受到了怎样的春天气息?

2.你能依照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借用课本内容填词并演唱吗?

一、快乐走进春天

1.导语。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春的美景、春的声响、春的气息,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今天我们将随作者的讲述去领略春的美景、聆听春的声音、感受春的气息、唱响春的旋律。

2.欣赏课文朗读影片。

设计意图:营造温馨浪漫的春的感觉,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方式:自主(欣赏、聆听、感受……)

学习时间:8分钟

二、领略春的美景

1.学生自主圈点勾画课本中自己最喜欢的优美画面,并批注喜欢的原因。

2.学生陈述自己的欣赏,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鉴美赏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欣赏、圈点、勾画、交流、聆听……)

学习时间:12分钟

三、聆听春的声音

1.学生自主圈点勾画课本中描述声音的语言,批注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教师提示下再次浏览文章,从静止的景致描写中寻找属于春的声音。

3.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立体感受文本的能力和交流表述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欣赏、品味、圈点、勾画、交流、聆听……)

学习时间:8分钟

四、感受春的气息

1.学生自主圈点勾画课文中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

2.学生陈述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评价激励。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深入走进文本。

3.总结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人的特点。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欣赏、品味、圈点、勾画、交流、聆听……)

学习时间:8分钟

五、唱响春的旋律

1.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小组合作按歌曲旋律,依课本内容填词并演唱。

教师示范: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和悦的春风里

这里有鸟鸣呀

这里有花香

还有那吹短笛的小牧童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再次走进课文,激发写作兴趣,将对春的热爱用童声演唱出来。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聆听、填词、演唱……)

学习时间:7分钟

六、祝福走出课堂

1.结语。“春”是一年的开始,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季”,要珍惜这花样年华,努力学习、执着奋斗,那么我们的未来将有唱不完的希望!

齐唱: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伙伴的行动里

这里有努力呀

这里有奋斗

还有那唱不完的新希望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珍惜时光、励学奋进,拥抱美好的青春年华。

将“春”的含义深化。

学习方式:齐声演唱

学习时间:2分钟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名篇,学生在领略春的美景、谛听春的声音、感受春的气息、唱响春的旋律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化了对“春”的内涵的理解。

整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堂,学习方式多样,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师生情感、智慧均得到了交流,使课堂泛起了融融的春意!

【二】“312”之“一找”

(一)找规律

学校教育就学科教学而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找规律”其实就是让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规律”既包涵学科的知识结构脉络等明确知识,又包涵思维方式等默会知识(技能)。规律应该是教材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教师个体脑力劳动,有许多是教师个人和他人智慧的结晶,规律找得准、找得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爱学、想学、会学,事半而功倍。掌握了规律,学生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无如授人以渔”,学生会终生受益。对学生来讲,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找规律是寻找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是提升学习成绩的捷径。它的最大作用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改观。对教师来讲,找规律是检验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杆标尺,考验着教师的思维能力,整合能力,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核心。

无论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还是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规律要“找”,而不是“给”,要让学生尽量参与到找规律的教学活动当中,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现规律、生成规律。

如:在讲授《悼念玛丽•居里》时,学生经过对课本的探究学习找到了关于悼词的规律性知识:悼词是向逝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一篇完整的悼词包含:1、悼念对象,逝者生前的事迹、品德、精神以及对社会的贡献2、恰如其分地评价其一生3、对逝者表示缅怀哀悼。

【三】“312”之“两看”

(一)看拓展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拓展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但广度和难度应不超出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的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拓宽视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授《悼念玛丽•居里》时学生经过对课本的探究学习找到了关于悼词的规律性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规律,理解和驾驭规律,在课堂学习中拓展了《悼念周总理》(节选)一文,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了悼词中包含的内容和凝聚的情感。

(二)看效果

“看效果”就是看师生在经历了刚才的一系列过程后目标的达成是否成功,学生对于规律地把握运用是否理想。“312”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课堂收获作为了评价课堂的主要依据。“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提高质量”是“312”课堂教学模式的灵魂,在践行“312”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教育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从思想到文化有多远,课改的路就得走多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