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情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激发写作情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陈萍(福建省惠安县洛阳中心小学362121)

作者简介:陈萍,女,语文教研组组长,福建省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小教高级。

【摘要】学生作文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那是由于缺乏观察和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时大脑中缺乏写作素材导致的。作文源自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出校园到大自爱和大社会去体验那五彩斑斓的景象、去品味千姿百态的生活。通过观察,丰富学生见闻、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难题。生活是浩瀚的海洋,是无边的苍穹,是华丽的大舞台。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切身的情感、锱铢的文字去描述去记录的美丽生活,从而发展性、创造性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观察积累;体验生活;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改革正着力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方向发展。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站在“发展学生思维,塑造学生个性”的层面上,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阔视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丰富生活,诱发动机

作文是学生认为生活和生活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参与的过程。许多学生惧怕作文,主要是因为远离生活,缺乏题材。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先生也说:“对于任何事,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写作的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1.1走出课堂,拓宽写作空间:生活有多广阔,作文就有多广阔,孩子们的作文范围很局限,应该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迈出社会。学校、家庭、社会都是他们写作的广阔天地,那里发生地一切,都给人以启发、教益,那是他们写作的大课堂。我利用星期日领着孩子走出课堂,组织孩子们大热天去做小买卖,面对炎炎的烈日,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劳累,从而体会父母的艰辛。继而写出了《假如我当超市的售货员》、《我帮妈妈做家务》等文章,由于学生体验生活,构思新颖,感情真挚。他们不但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而且能真实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1.2观察引导,提高写作水平: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远”观“近”察,处处留心,时时注意。观察可以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由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了,涌现出不少表露真情实感的好作品。一位学生在《家乡的今昔》一文中写到:昔日的家乡,房屋是矮矮的石头房,村中的路旁全是垃圾、果皮、纸屑……听爷爷说,家乡旱地多,广植地瓜做主粮,偶而有一顿大米饭是逢年过节才能见到。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人们在山上折树枝、挖树头、偷砍伐林木,使家乡成为穷山恶水。现在人们做饭烧水不用柴草,都是电气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大地绿树成荫,绿水长流、草木茂盛,山不穷水不恶了。

今日,村庄高楼林立,每天卫生车清理垃圾,换上了整洁的“衣裳”……新建的菜市场和学校,到处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喜欢我的家乡,它使我的童年充满无限的乐趣。

由于学生在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心中有情,创造出一片作文新天地。

2着力培养写作情感

作文教学要重视情感培育。不少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对生活没有细心观察,缺乏情感积累,更谈不上有所思有所悟。二是教师指导上失误,只注重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的调动。我认为,在作文指导时要注重学生情感培育。

2.1情感的积累: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导读、诵读、讨论、诱导、迁移等手段,使学生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其次,通过参观、访问、扶老爱幼,观看教育影片等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爱憎情感和道德品质。第三,要善于沟通和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健康情感。同时,还有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写出真情实感的日记。

2.2情感的激发: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教师要用情感化得语言,激活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时,选取的只以一个水池的一角。当录像中放映出几个孩子正在水池边捉蝌蚪的画面时,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只小蝌蚪,被一个小朋友捉住了,你会说什么?”有的说:“求求你,放了我,放了我吧!”有的说:“你行行好,放了我吧,我长大了可以变成青蛙,捉很多害虫呢!”这些发话可以教育学生不要捉小蝌蚪,保护生态环境。学生的童趣是多么真实的感受。

3体验成功感,激发创造性

创新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有目的地分层次教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作文审题、立意、构思、和创造,以提高作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对学生作文我们的评价就应该采取鼓励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性。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色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各有不同。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多方面正确的、客观地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表扬,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他们便会毫无顾虑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的话,这样的文章才会有个性化,才能有创作新意。

总之,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因此,我们要培养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个性的学生,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他们认识水平和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