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速度的行动研究

李春枝

李春枝(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三中江苏杭州310000)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习者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从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合理开展了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速度的行动研究,并就阅读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

阅读是学生获取各类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是英语教师的必经之路,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大部分中学外语教学活动都将阅读分为理解能力培养和速度训练两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谈到阅读课教学目的时,也突出地强调了阅读能力和速度培养。由此可见提高阅读速度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模式,那就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把课文一句一句地翻译成汉语,再讲讲重点的单词、熟悉语法等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来的更为干脆,一上课便布置给学生几篇文章阅读,下课前再检查一下答案。如果不如此,便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失去阅读的目的。一学期下来,常常是教师抱怨毫无收获,学生埋怨课堂枯燥、沉闷。究竟如何才能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快速阅读的方法

1.合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中每单元的文章阅读,扩大视野,以便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学生在阅读时,眼睛每次移动距离是一个整句,然后过渡到整段,一口气连续找到几组词或几个句子,以便迅速地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大意。而抓住文章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篇文章是一个内容连贯的有机整体,阅读时读者切忌把文章分成若干支离破碎的单词和词组,切忌为了搞清某一个单词或词组的确切含意去查阅字典而打断读者理解其主要内容的思路。阅读时,抓住思想内容是最关键的一环。一般说来,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抓住一、二十个词的意思,即可掌握其主要内容,抓住作者的主要旨意,最终获取所需信息。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意思搞懂,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不记单词就无法真正的阅读。因此,他们在阅读时,通常把主要时间放在个别生词及句子意思的准确理解上,而忽略文章主旨,其结果是见树不见林。阅读时抓主要内容,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能提高理解的准确率。

2.读时要不出声,用心读,不复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是用铅笔在句子下面移动,眼睛跟着往下看,训练学生克服把文字变成声音,再去想它的意思的习惯。阅读后,立即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如果正确率达到70%以上,读速再加快;如果不能,再加强训练。这样反复训练,以增加知识和信息的输入量,训练学生集中思想,迅速抓住文章脉络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3.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来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上往往会碰到生词、难词,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也妨碍正常理解文章的意思。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办法:

A、捕捉信号词:利用thatis,inotherwords,forexample,forinstance,suchas等词来帮助推断。

B、标点符号:使用破折号,括号或逗号等提示我们判断词义。

C、同义词:通过生词推断出生词或偏词的词义。

D、利用构词法知识推测词义,即生词的转换、派生与合成:

佔唬阂桓龅ゴ视赡骋桓龃世嘧晃硪恢执世唷H纾篧estoppedthereforaswim.

派生:在一个单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词缀变成一个新词。一般地说来,前缀改变词义,后缀改变词类。

如:usual-usually

honest-dishonest

4.用语篇中指示词预测作者的思路来提高阅读速度。作者在文中经常用一些指示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这些指示词在为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过程中起到“导航”的作用。它们使读者能摸着作者的脉搏去预测作者的思想的方向。如:and,more,moreover,morethanthat,also,inadditionto等起到前进路标的作用;this,so,andso,therefore等告诉读者将要表达更多的内容;asaresult,finally等,则重点告诉读者,作者将要结束所谈的问题,概括和总结全文所阐述的观点;but,yet,although,however等则告诉读者,前面所表达的思想将来一个大转弯。无论是表达“前进”的指示词,还是表达“转弯”的指示词,或是表达结论的指示词,都会帮助读者跟上作者的思路,摸准作者的脉搏,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加快阅读速度,以获取读者所需信息。

二、快速阅读的技巧

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熟悉词、短语、句子的组合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有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1.时阅读。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必须计算时间,习以为常,便养成了计时阅读习惯,这样才知道你的阅读速度有多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读速定会有所提高。

2.时阅读。具体方法如下:开始阅读时,先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随着每分钟词汇量的增加,所定的时间相应调整,结束时间一到,立刻停止阅读,然后做课后的阅读理解练习。阅读时,不准查字典,做题时不得查阅刚读完的文本。老师要求学生答对70%以上,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率高达70%--80%以上,就可以鼓励他们加快速度。如果学生理解率低于70%,就要求提醒学生不能降低速度,而只能保持速度,在理解上下功夫,这时不应增加阅读词量。为了杜绝学生提前预读练习文章我们把文章印成活页,上课时才下去。这时我们不能再讲授,而只能简短地讲解。

3.读时精神要高度集中。读速越快,越需要全神贯注。同时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如诵读,指读等。

4.于视读。即要以短语、意群或句子成份、甚至整个句子为单位进行视读,这样视幅较宽,意群较大,摄取的信息量大,阅读速度也快。

5.据上下文语意阅读。即根据上下文关系或通过构词分析推测确定生词的词义,而不是一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推测的方法:下定义、重述、举例、比较、对比等。

6.会寻读(scanning)和略读(skimming)。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寻读也就是快速浏览,寻找某项特写信息;而略读则是作者跳跃式地阅读,抓住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要点。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寻读和略读并非马马虎虎地读,也不是草草过目,而是一个积极地迅速搜索所需信息的过程。

除此之外,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查找重要事实,确定语段主题,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

三、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培养快速阅读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应注意纠正不良的习惯,否则阅读难以进行或速度难以提高。

1.要逐词读。有些人在阅读时恐怕读不懂,就逐词逐句去读,这样阅读除了速度慢之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头脑中不能把这些单词迅速地连贯起来,头脑中形成的只是一些孤立的单词。这样做的结果势必是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加以纠正,我们应该养成以意群为单位的阅读习惯。用此方法不仅阅读速度快,而且有利于理解,因为人们的思维是连贯的,适当地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将大脑中闪现的各种印象相互联系起来,阅读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2.要倒读。倒读时目光会在文章中来回寻找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时作无效的劳动。要找出这些单词或句子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由于目光频频地来回移动,必然影响阅读速度。阅读不同于朗读,阅读时要将句子当作由若干个词组组成的整体去读,也就是按意群去读。一般说来,善于阅读的人在阅读时会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但只要坚持练习,目光移动的距离便会逐渐加大,因此阅读速度也就加快了。

3.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有些同学在阅读时缺乏信心,总是担心自己的理解是否有错,习惯于不停地往回看,总想验证一下已读过的部分,或者是总想停下来查词典,验证自己对遇到的生词的理解是否确切,这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遇到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推测词义,即使没有完全读懂,也可以继续往下读,下文往往可以证实或有助于理解前面的内容。而且,在阅读实践中我们会体会到:阅读时没有必要搞清每个词的意思,因为这样往往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时要有信心,不要因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难懂就想停下来往回看。不停地往回看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还会挫伤阅读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快速阅读训练,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教给他们一种自学英语的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以听说训练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训练。”同时还要求“能借助词典独立阅读难度略低于课文的材料”。从七年级起,适当地开展阅读训练,增加一些阅读材料,进行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的指导,无疑会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缩小两级分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将为进入高中后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