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与“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推”与“敲”

陆静

陆静江苏省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214000

摘要学生解题时需理清思路,仔细推敲;教师教育、教学时更需深思熟虑,用心推敲。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情境交融中得到情感体验。

关键词德育情境感悟实践

唐朝著名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而与这首诗有关的“推敲”一词的典故更是千古佳话,为人们津津乐道。文人写作时需斟词酌句,反复推敲;学生解题时需理清思路,仔细推敲;教师教育、教学时更需深思熟虑,用心推敲。这里的“推”,即正面教育,让学生直接明白是非对错,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而“敲”,即旁敲侧击,步步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认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作为一名《德育》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必须深谙“推敲”之道,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理——激情——导行”,把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主旨内化为心志。

创设情境,“敲”开学生美丽的心扉

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对教育内容是否接受,取决于两个方面:“能不能”与“愿不愿”。在《德育》学科的教学中,前者并不突出,因为我们的教材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之相比,后者便成了教学的关键和难点。《德育》学科不似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一定的教学流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情境交融中得到情感体验。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定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强烈刺激,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使认知内容与个人的心理产生共鸣,进而将认知内容自觉内化为“应当”的行为准则。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品德》一课时,教师出示了很多有关环境污染的录象与文字资料,有的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有的是教师抓拍的,有的是学生课前自己收集的。在大量的数据与画面前,学生的心灵震撼了,这时教师的说辞显得是那么多余,学生在可怕的现实面前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平时的各种不当行为与环境污染画上了等号,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今后的行动方向。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语言描述、渲染等方法有创意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自动地敞开心扉,接受真、善、美。

赏读感悟,“敲”响学生动人的心弦

《德育》是一套非常精美的教材,图文并茂,“资料卡片”、“案例链接”、“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很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边角废料”丢弃一边,或让学生课后自己去读一读,那是很可惜的。因为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比,道德知识大都来源于现象性的定性研究,其呈现形式往往是“应该”与“不应该”,而这样的说教内容往往是学生所排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学科教材优势,通过“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认同”这些道德观念上的“应该”,“否定”“不应该”。而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验手段,可以把人带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贴近,可以让人从一段段的文字中捕捉到一个个信息,从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讲诚信”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议一议,通过议论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美德,讲诚信不吃亏,并且现代社会需要诚信;“孝敬父母”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述身边的感人事例,通过讲述来扣动大家爱的心弦;“培养健康心理”中好多反面事例让学生知道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生边表演边朗诵“手”,深情的诗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有位学生在期末考试的作文中写道: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爱心是阳光,给人以温暖;爱心是财物,帮人渡难关;爱心是露珠,滋润人心房;爱心是风帆,激励人远航。多美的诗句!这篇作文自然获得了高分。其实,这么优美的文字就来自于《德育》教材,学生已经把这温馨优美的诗句牢牢记在了心里,并付诸于行动。

动手实践,“推”动学生前进的步伐

良好的道德行为产生不是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要求、裁剪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手脚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那么知识对他们来讲只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的答案。只有当学生经历了,并体验了,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道德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如在教学《培养健康心理》一课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去想像残疾人的种种不便,学生的感知只会停留在表面,甚至还会有学生觉得好玩。于是可以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住,假设自己是个盲人,在教室里做游戏。一开始,教室里嘻嘻哈哈的笑声不绝于耳,学生们觉得新鲜好玩,但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开始抱怨了:“老师,我根本看不到小琳划的拳,怎么玩呀?”“老师,我们的拍手游戏老拍不准巴掌!”“喂,你怎么赖皮,把手帕摘下来偷看!”“老师,我没法走路了!”……笑声渐渐没了,抱怨声此起彼伏。这时,教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刚刚才只当了几分钟的盲人。对于真正的盲人来说,他们却是一辈子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一辈子都不能玩你们爱玩的游戏啊!”短短几分钟的“盲人”体验,学生们真实地体验到了残疾人的难处,并因此对残疾人产生了同情,能从残疾人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动手实践,可以是一次表演,也可以是一场辩论会、一次社会调查、一份创意设计……有了真切的体验,学生的心理上才会产生“共鸣”,才会在行为上表现出高度的自律,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特殊作业,“推”动学生健康地发展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因素,组织学生在课前、课后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情感,锻炼意志,训练行为。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作业”的形式开发学生课余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渗透,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纠偏教育和内化教育。

如《养成良好品德》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并调查自己家每天生产的垃圾数量;课上讨论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与产生污染的原因;课后让学生对家人与周围的人作一次宣传,并开展一次义务劳动。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清楚明白了平时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使《德育》课真正达到了思想性、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的有效结合。

《德育》架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桥梁,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跨越这些桥梁,愿“推”与“敲”成为每位教师的“秘密武器”,引导学生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职通用教材《德育》(第二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装永敏主编

【2】中职课改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庄永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