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

李朝坤

李朝坤重庆市开县大进初级中学405400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技能,它能立疑激趣,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状态。好的课堂导入就如同演员第一次“亮相”,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营造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化成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导入所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和目的性。课堂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重难点;从学生的年龄、个性、环境、兴趣、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2.导入的科学性。课堂导入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确保导入的科学性,即要求导入准确无误。导入主要有人的要素(教师)、导入的材料和导入方法,三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导入的科学性。

3.导入的趣味性。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以“五结合”(结合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教师个人风格、结合课改理念、结合生活实际)为基础,提倡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启发趣味性导入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前苏联著名教育学教授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巧设导入,创新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效率教学和趣味教学融为一体。

二、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1.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法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解决的中心问题。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内容,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此外,学生还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把握学习方向。另一方面,这种方法缺少启迪性和趣味性,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广泛的参与。

2.以实际例子创设情境法。情境导入法是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促使学生迅速投入课堂状态的方法。以实际例子创设情境导入法就是让学生成为情境中的主人,为学生创造和谐统一的情境平台,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这种方法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教学,促进课堂气氛融洽,最终让老师和学生产生心理共鸣。

3.悬念导入。如在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引入的实际例子是:开县教委实行“献爱心”活动,一共带来24件衣服,资助大进中学10个贫困学生。已知每个男生可以获得2件衣服,每个女生可以获得3件衣服,问本次受资助的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

解:设男生人数x人,女生人数y人,由题意得:

男生女生总数

人数xy10

获得衣服件数2x3y24

列出方程组,面对这个方程组怎么才能求出受资助的男女生人数呢?

这种问题能让学生产生悬念,活动思维,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的问题得到解决,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巩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4.故事引入法。如:何老师在教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1的数时,就是采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体坛明星菲尔普斯所穿泳裤的材料作为故事引入,创设情境,穿插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从而成功地突破了重难点。

在新课标标准下上好一堂课,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新课程教学应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看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而不是高不可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