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让高中语文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何黎明

——我的新课改教学观

何黎明重庆市字水中学400023

摘要:新课改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升华了语文的人文内涵性、审美性和高效性,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课改依旧步履维艰。作者在集合自身对新课改的所感所悟以及借鉴同行优秀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特作以下剖析,借以抛砖引玉,希望能给新课改尽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应试教育角色适度壮丽诗篇

许多人暮然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时都不约而同地有此感受: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科目是语文。语文教材秉承精选择优的传统,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科学美于一身,负载了最宽泛的教育性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无以伦比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迫在眉睫地问题:高中语文教育一直徘徊于“少慢差费”。追本溯源,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程的功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接代,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新课改便应运而生,随着新课改在九州大地的如火如荼,而且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作者结合自身所感所悟,特做一下探析。

一、在教育中积极培养正确的人文涵养

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本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来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语文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离开了“人文精神”,语文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灵魂,没有了思想,又如何去体悟语言文字的美呢?又何来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表达呢?因此,语文教育,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启蒙教育,也是完善人们人文精神的初始。因此,加强语文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新人的先决条件。

二、角色的转变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1.指导者的角色。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承,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制约着学生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压抑学生的学习动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

2.兼容律。语文素质教育兼容律就是在语文学科智育的过程中,兼容思想情感的陶冶。兼容律是素质教育的原则决定的。素质教育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促使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偏向于学科智育,要智德兼容,做到智中寓德、相互渗透。兼容律也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双关性决定的。语文学科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辩证地统一在学文学科之中,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性又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3.兼异律。语文素质教育的兼异律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因材施教、博中求专、平中见长的特长教育。

4.迁移律。语文素质教育迁移律就是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和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视知识向能力迁移的教学思想。迁移律是语文教育的知能双利性决定的。

三、适度原则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给一些教师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如果教学中谁重视知识,强调训练,他就会被认为观念迂腐,和课改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它让许多教师误以为这次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淡化知识轻视训练,并成为一股影响全国的思潮。“双基”这面红旗应该坚决遗弃。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掌握基本基础,理想的课堂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精心讲解;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有节制地使用多媒体,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进行阅读教学时能够提示学生在写作中的借鉴;必要的时候进行跨学科渗透。这些表现,实际上涉及到的都是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这些“度”,你就会有主见,从而在课程改革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总之,新课改已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因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要积极领悟新课改的精髓所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坚持适度原则,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一马当先,续写人生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