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提高策略

郭志成

郭志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011600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高中地理教学大量运用地图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有条理地把看似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综合归纳成体系,能够清晰地呈现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容易被学生接受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强化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初步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良性循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提高策略如下:

一、引导学生辨别地图类型,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读法。

阅读地理图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表层的信息获取其内在的联系,找出其规律性。对于等值线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数据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如:看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图→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分析影响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对于地理分布图,应确定其观察和分析的重点,如地形图,应重点看地势特点、重要地形单元及其分布、相互位置关系。对于某区域的纬度,应着重让学生观察该区域所跨的纬度范围,辨认该区域与特殊纬线的空间关系。读地理示意图,应重点注意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二、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图记忆能力。

地图教学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培养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概念的能力。读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还可准备空白地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学到的知识,加强检查与督促,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图记忆能力,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把握地图使用的时机与数量,合理综合利用地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地图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因时间关系,教师必须把握地图使用的时机与数量,合理综合利用地图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切合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合理选择和设计地图,并加以综合利用,将分别表示地理事物不同侧面的地图组合使用(如将地图与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统计图表组合,用箭头将地图上的景观连接),引导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地理事物,也可简明、清晰地当堂绘制地理图表,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达成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导练结合,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地图相关的资料,课上进行展示交流或直接用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导练结合,激发学生地图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图中蕴涵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同类地图并找出不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的能力。如出示两幅城市景观图,提供城市起源、气候、地形和当地文化线索,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形成城市?交通如何?规模多大?位置在哪?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找寻答案并提供证据,导练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把握地理事物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综合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并积极思考有关地图“什么、在哪儿、为什么”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化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程度,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对同一地图多角度观察和思考,把握地理事物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区别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如由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同样适用于世界聚落的分布,由此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六、强化地图应用性教学,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地图的能力。

要注意让学生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教学中可应用空白地图,要求学生标注城市、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名称,提高学生读图与填图能力,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引导学生用地图解释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如运用地球公转图分析地球的四季变化。可运用图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根据气象图了解天气状况,根据交通图、旅游图了解道路出行、景点状况,引导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地图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地图学习与应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