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经济法》教学实践探讨

蔡巍

蔡巍(梧州市机电技工学校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经济法》课程是中职教育财会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涵盖面比较全面,既涉及到法律知识、税务知识和会计知识,还涉及到仲裁知识、劳动保障知识等。作为一个从未涉世的中职学生来说,面对大量枯燥的法律条文,要求做到既掌握又能运用,确实需要下一定的努力才可以把握。本文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出发,阐述了《经济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拓宽思维,把学到的经济法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专业领域中去。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实践探讨

一、《经济法》课程在财会专业的地位

《经济法》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会计核算技能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把握市场的动态,关注社会的发展。因为,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为使我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财会专业的知识更新得较快,而其中最快的就是经济法律制度。因此,《经济法》课程在财会专业中起着一个领航的作用,占据着一个指导的地位。学好《经济法》,学生在财会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就会比较容易地去进行思考和实践。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五个学会”

《经济法》都是法律条文,课程中大都是法律条文的解释,既枯燥又难于记忆。因此,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如何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掌握大量的法律条文,又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财会专业的实践中去,就是我们授课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把握“五个学会”。

1、学会善于归纳和总结

例如:公司法律制度中,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一人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合营公司、外商独资企业等,在整个章节中要记的东西很多,如果单纯地按授课内容去讲授,学生只能是填鸭式的学习。为此,在学习完整个章节后,我们要把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做成一个表格,分别对以上公司的概念、设立条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等作一个归纳和总结。那么,学生记起来就容易得多,也容易把握一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学会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比如:怎样理解合伙企业法的特征之一——“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呢?我们可以举例来让学生理解。举例:如果A、B、C、D成立甲合伙企业,甲向乙银行贷款100万元,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经过强制执行,合伙企业甲的全部财产只有40万元,则剩余的60万元,债权人乙方可以向A、B、C、D任意一人或数人要求还款,A、B、C、D任意一人不能拒绝。通过这样的举例,学生在记合伙企业特征时,就不会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知识点。

3、学会分析案例的条理性

案例分析是《经济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案例分析,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既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于分析中,又要把这个分析写好,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此,应该教会学生分析案例中各项事件的先后,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先后把分析有条理地写出来。

4、学会在遇到问题中思考

例如,在讲授合同法的主要条款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假如你和别人做生意要签订合同,那么应该如何入手呢?首先考虑的是什么?价格应该如何确定?在哪个地方履行合同?假如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抗力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引导,一步步地把合同的主要条款讲授开来,既教会了学生遇到问题的思考方式,也解决了对知识点枯燥的记忆。

5、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比如,通过学习合同法,要求学生能写出一份简单的合同;通过学习劳动保障法,要求学生懂得在以后找工作或者工作中如何维权;通过学习会计法,要求学生学会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手续等。

三、《经济法》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对于教师来说,把这门枯燥但又必不可少的学科讲授好,确实需下一番功夫。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个学会”外,我们还应该在教学方式下下功夫。除了通过案例教学外,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学;可以用角色扮演法对学生进行体会式的教学;可以用任务驱动法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教学等等。这样,才会把一门枯燥但又必不可少的课程讲活、讲透。

总而言之,在中职财会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它是一门考查科目,就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布置作业——总结测试”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敷衍式的教学,而应该把它作为财会专业的启蒙科目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的目标是学生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学生通过这种启蒙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的主动性,能激发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思考的能动性,从而促进财会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