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3

博客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万文龙

[摘要]博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外语教学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研究从人本主义理论入手,设计了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框架,以测试和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通过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与博客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论证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博客大学英语教学人本主义理论实验研究

近几年来网络上所兴起的基于开放源码的社会性软件(SocialSoftware)的发展,使得网络的应用越来越人性化、大众化,使得终身学习、大众学习成为可能,社会性软件的作用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应用工具,它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使得人与软件成为一体。Blog就是一种这样的社会性软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博客,如胡三华、汪晓东、邢富坤等。但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在这些研究中,都简要介绍了博客的起源及发展,然后对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然后对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此来论证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一、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校园网为依托、以相关教学软件为支撑,通过筹划建立教学博客网站,教师博客,班级博客以及学生个人博客等步骤,建立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或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

1.1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调查学习者在课外利用博客技术对目标语的输入和输出情况,考察他们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与发展,分析利用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师导学、网上资源利用、交互式学习与训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并通过实验发现影响博客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1.2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河南科技学院英语师范101-4四个小班的101名学生。这四个小班被分成两个大班由同一教师进行综合英语的教授,即本文的作者。每个班每周6节综合英语课,上课进度相同。两个大班所用的教材相同,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将英语师范101-4作为实验班,共51人,以博客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英语师范103-4作为控制班,共50人,以传统的向语言知识倾斜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实验持续两个学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参加一项实验,这就避免了实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1.3实验方法与实验工具

本实验采用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一,测试包括前测试和后测试。前测试是为了了解两个大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是否相当,是直接利用了新生入学时的成绩。此测为前测。在经过两个学期的大学英语的学习之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每个学期末都统一参加了英语期末考试,每次成绩教师都认真记录。此测为后测。最后用SPSS12.0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二,通过文献综述法选取了适合本研究所用的量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对问卷进行了修订。接着使用预试问卷进行小范围的问卷发放及回收,用收集的数据进行问卷的项目分析,通过题项的删减和题项内容的调整得到研究所用的正式问卷。问卷采用了Likert的5点计分法,对正式量表进行正式的问卷发放和回收,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此来完成博客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2.1前测数据分析

本研究前测数据是从新生入学成绩中直接分离出来的,用所得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测试,来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英语水平是否相当。(见表1)

表1两个组学生的实验前英语水平分析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显著水平

Sig.(2-tailed)

实验班13398115.178.15.000

控制班13199114.398.34.000

T值t=0.36﹤1.645

P值P=0.875﹥0.05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大班的学生刚入学时他们的英语水平是相当的,他们的t值0.36﹤1.645,p值0.875﹥0.05,数据显示两个班的水平在实验前Sig.为.000,并无显著差异。

2.2后测数据分析

第二步仍然采用独立样本测试的方法,分析实验后的两个班的实际英语水平,主要是通过实验过程中两次期末考试成绩得到数据,然后输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2实验后的成绩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第二学期期末成绩显著水平

Sig.(2-tailed)

平均分标准差平均分标准差

实验班71.868.8380.696.82.001

控制班70.927.6171.368.56.000

T值t=0.963t=2.767

P值P=0.314﹥0.05P=0.006﹤0.0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进行一个学期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两个班相差并不大(t=0.963,p=0.314),这可能是因为实验进行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缘故。而在实验进行一年后,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差异显著(t=2.767,p=0.006)。这说明博客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从而促使他们的成绩明显的优于控制班学生。

2.3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10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01份,回收101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9.01%。并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3

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能较自如地进行语言交流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实验班5098.04%4588.24%4996.08%4894.12%

控制班4488.8%3672%3876%3162%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两个班中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后,相对于控制班的学生,实验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语言运用能力、师生关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

三、实验的结论与对策

(一)本实验的结论

通过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分析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博客辅助英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发展,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在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学校为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限制了网吧的开设,学生上网比较困难。学校内外的网吧环境往往比较嘈杂,如果学生缺少好的控制能力很难专心学习,进行听力训练尤其困难;由于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教师博客的自创资源量和整合推荐的资源量都不太充足,对学生博客的指导和语言修正较少,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由于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影响学生博客的制作水平和使用效果;网络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导致一些听力内容无法正常收听,浪费学生时间,影响学生使用博客的积极性;缺乏有效地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功能,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需要寻求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学校首先必须构建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硬件平台,这主要包括:建立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坚持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服务于外语教学的宗旨。组建适用的计算机网络,加大建设基于Internet技术的教育博客网站的力度。由专人负责,对学生网上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消除网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构建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软件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工具和服务。在构建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软件教学平台过程中应注意一个原则:简单而通用。这样才能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二,学校从机制与经费上要加大支持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力度,调动教师在互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更新观念,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大学英语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的应用技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水平和运用软件呈递教学内容的能力。三、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掌握教育博客教育辅助学习的的方法,掌握网上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上网浏览Web页、会参加BBS讨论、会下载文件、会收发E-Mail、会点播多媒体课件等。利用外语系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等平台,以举办讲座,博客沙龙等形式,加强博客文化宣传,逐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博客的制作水平和使用效果。四、寻求网络中心的支持,改善学生网络学习环境,使用宽带服务提高网络速度。这有利于在教育博客上构建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这一网络工具的推广和使用,使之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五,建设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尤其是需要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懂得软件开发的人,这样的人才本来就很缺乏,而且学校还要同时进行常规教学工作,能投入这方面的人力是有限的,因此独立全新开发所有教学资源是很难承受得起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当前各学校可以通过收集、转化、整合传统教学资源,收集共享资源,购买或交换多媒体网络资源,全新开发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资源等方式来因地制宜、多快好省地建设教育博客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

注:

[1]陈向东,张际平.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3):17-21.

[2]董蕾.教育博客开辟新天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2):54-57.

[3]付先军.博客与现代教育的整合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5,(1):47-48.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8-9.

[5]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1):10-12.

[6]黎加厚.智慧资源联合时代已经来临?——教育博客的实践反思与未来展望[J].上海教育,2006,(Z2):7-8.

[7]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3,(1):73-76.

[8]邢富坤.博客与现代外语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07,(1):38-41.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邮编:453003

(责任编辑刘华山)

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客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项目批准号:SKL-2010-121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