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黄婉蓉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这就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工程建设而言,经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应对工程地质问题加以全面探究,做好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从而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危险性加以合理的获取,使之成为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到相关专业人员及建设单位,加以审核,然后对工程建设的进行加以有效指导,在极大程度上杜绝地质问题的出现,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

1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很多因素影响地质环境,在实际分析期间,可以利用地质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的判定,明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提取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程度的数据信息,以便于对其合理分析。

1.1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析

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并不是自然灾害覆盖面积与相关灾害的实际次数,需要针对各类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于开展探索活动。虽然某些场地的密度很大,但是,在实际分析与协调的过程中,并不能作为灾害的源头,主要因为其中某些结构的安全性较高。

1.2地形与地貌的复杂程度分析

在对地形与地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创建专业化的管理机制,保证在提升管理工作效果的情况下,增强协调力度。对于地貌研究而言,需要针对地貌类型与特点等进行分析,在明确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在此期间,需做好灾害评估报告的管理工作,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不可以对其进行笼统的处理。

2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地质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同,以下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加以分析:地质危险性有关评估规范,工程评估任务,工程评估目标;通过对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级别与范围加以明确,从而对使用何种工作加以选择;实地勘查研究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稳定性等;评估工程项目建设范围的地质灾害特征、类型、危险程度;待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以后,相关人员需要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到地质灾害;对工程项目各个区域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该区域是否可以用作建设用地进行明确,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科学制定;对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加以合理编制,将有关原件加以附上。对于工程项目地质灾害的评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试验模拟,结合已经确定的灾害研究所取得数据,模拟灾害出现与演变规律,这一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对造成灾害的影响因素加以排除,杜绝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可对灾害的形成机制加以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对灾害风险进行归类与预测;资料分析,即借助统计的方式,查阅相关文献及自然界记载;遥感GIS法,应用遥感技术对灾害进行调查,并对灾害加以动态检测,借助GIS,对数据进行管理,对模型加以预测;数字模型,具体包括:神经网络、灰色系统模型、模糊数字、动力学模型等,对于数学模型的选择,主要是结合灾害的风险程度,从而使用数学模型评估灾害风险。在灾害损失评估时,具体指对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加以构建,并给出灾害损失评估的定量方式。对于灾害的划分,可使用的方式十分多样,主要是应用“灾度”概念对灾害加以损失评估;也可选择其他模式识别理论对灾害损失级别加以评估,如:在灾害的空间分布状态方面,可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加以探究,也可结合时间序列及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加以探究。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思路

3.1评估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障评估结果的完整性,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此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即地质灾害的作用性质、承灾对象的经济变化、社会影响等,同时要针对灾害隐患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三项工作,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阐明开采工作区域内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2)对开采工区区域内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

(3)分析开采各项动作可能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各类影响的范围、强度、方式、时长等;

(4)分析各类灾害的衍生性,判断其是否可能发展为更加严重的灾害;

(5)结合上述分析结构,对开采工作现场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

(6)针对各类评估结果以及灾害类型,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或者防护对策。

3.2评估级别设定

为了明确开采工作的危险性,需要通过评估级别设定区分影响力不用的灾害,一般情况下根据现行的规范,评估级别设定不可少于3级,例如非常危险、危险、安全。同时针对各风险等级,需要进行分值计算,例如非常危险5~4分、危险3~2分、安全1分,而分值的计算需要围绕造成风险的因素权重、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划分进行计算,下文将对此两项计算基础因素进行阐述。

(1)造成风险的因素权重。造成风险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其中直接因素因为其与风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阻隔的,所以其权重相对较高,而间隔因素与风险之间的联系是存在阻隔的,所以权重相对较轻。但为了保障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对权重进行计算时,除了初步区分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以外,还需要针对两者直接的重要性进行区分,例如在直接因素方面,某施工行为挖穿了地下河道防护壁,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地下水流喷涌;因为地质环境松软,直接导致地下水流喷涌,将这两项因素对比之下可见,前者的原因在于人工行为,而后者属于自然环境缺陷,那么在开在工作的角度上,显然前者的权重会更高,所以前者的风险等级得分偏高,因此可以将其归纳在非常危险或者危险等级当中,具体需要依照计算分值而定。

(2)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地质环境复杂性的划分,主要可以围绕地质岩土体类型、结构以及地质水文条件来进行。在地质岩土体类型方面,应当针对地质环境中各类岩土体的类型进行勘察,并结合其分布规模、结构,进行应力实验了解其强度以及运动方向,之后再结合勘察结果,参照相关现行规程将其定义为Ⅰ、Ⅱ、Ⅲ等等级。此外,对不符合开采要求的地质环境进行处理,降低此类地质环境的危险性;在地质水文条件方面,在现行规程之下,地质水文条件主要可以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种类型,其主要是指范围内水体的径流、排水条件,所以在对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划分时,要针对此三点进行勘察。

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频繁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以此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威胁性。为此,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地质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提出有效对策,从而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对相应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加以提出,从而大大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春华.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314.

[2]丁艳.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16(2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