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探究性学习引领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伤仲永》探究性学习引领之我见

杨家明

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初级中学445608

方仲永是个神童,尽管像他这样的神童,我多少有点怀疑他们的真实性,但由他,我们还是想到了那些因贫困而影响学习的孩子,想到了王安石的只“伤”不“帮”,想到了该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父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但其父“不使学”,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并没有成才。如今有不少的孩子,因家庭困难使他们的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他们之中,只要与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一样拥有一片蓝天和灿烂的阳光,很有可能,有的就是未来的钱学森,有的就是未来的居里夫人。

仲永生活在封建社会,连他父亲都不送他上学,旁人就更不用指望。就连王安石“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多的也只是惋惜,并没有用实际行动帮助仲永。要知道,一个天才即使到了十二三岁,让他读书也不算迟,但王安石又做了些什么呢?假设他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仲永,后世之人还能读到《伤仲永》吗?而这些贫困生却有幸生活在创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有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保障,有社会的支持和无数富有爱心的善举,绝大多数孩子又能重新背上书包和他们的同龄人一起学习,有的还圆了大学梦。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自己班上也有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要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起码应该珍惜师生之间的缘分。俗话说:同船过渡,五百年修。三年,要多少个五百年才修得来呀!送人玫瑰,留有余香。这玫瑰不仅仅是钱财,更多的是真诚的关心、师生之间的友爱、特殊的关照等。而不能当事后诸葛亮,也写个“伤什么”。自己带好了头,有了感召力,才能有效教育和引导学生献爱心。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教《伤仲永》,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仲永由一个天才“卒之为众人”的原因,当他们一一找出之后,就提了一个问题请他们思考:王安石该不该负一点责任?王安石负什么责任?不少同学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出乎意料的问题,顿时让学生面面相觑。我们早已心中有数,等他们吃惊之后,我们引导他们走进课文,想象王安石“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后,怎样与其舅谈这件事。

然后,提出一个假设供学生参考:假设王安石真的爱惜人才,自己或请舅舅资助一下方家,让仲永的父亲送他读书,结果会怎么样?这其实只是相机点拨之举,然而却可收存疑、解惑之效。是啊,如果王安石真的爱惜人才,同情仲永的不幸遭遇,资助他读书,尽管他早已过了上学读书的年龄,但对于一个天才少年而言,即使读书是迟了一点,也是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起码不至于20岁不到就“泯然众人矣”。说不定,就少了一篇《伤仲永》,多了一个人才。因为“不使学”还能作诗,尽管不能令王安石满意,要知道王安石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啊,作的诗能让他赏识,岂不成了神话?一旦资助仲永上学读书,受于人者已至,他的悲剧不是可以避免吗?我们的适时启发见效了,学生基本上达了以上共识。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关键是师生在读名家名篇时,是“尽信书”还是“不唯书”。如果“尽信书”,压根就不会往王安石该负什么责任方面想;如果“不唯书”,实事求是,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读,就会发现王安石该负一点道义上的责任。倘若我们教师有了“不唯书”、不唯教参的意识,并具备了“不唯书”、不唯教参的能力,就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结合对教材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来具体分析,学的就不仅仅是文言知识,也不仅仅是教材所蕴含的道理,而是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古为今用,让对教材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借助。

再回到现实,引导学生想想班级、学校如有类似方仲永这样家庭困难的同学,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爱心教育,还是简单乃至例行公事类的说教吗?

仲永“不受之人”,由天才变成一个普通人,他的父亲当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一个祖祖辈辈同土地打交道的人,本身就没读过书,能求个温饱平安,就是老天开恩了。当别人“以钱币乞之”,这无疑是天上掉下了馅饼,“利其然”是正常的。

一个封建社会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不知道读书重要性的农民,当自己的儿子给自己争了光,又有利可图时,他又能怎么做呢?何况,他这么做也无非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境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苛求他呢?当我这样思考之后,再教《伤仲永》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供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如果你是方仲永,你会恨你的父亲吗?争论当然是激烈的。到了持不同意见的双方都坚持各自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我就以我们班上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为例,又适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党和政府“两免一补”的好政策,那么,我们班享受“两免一补”的同学中有没有人会辍学?这些辍学的同学该不该恨他们的父母?教室里静极了。不久,学生说话了。享受“两免一补”的同学说,他们家庭条件不好,把自己养这么大不容易,应感父母的恩。父母也想他们像条件好的孩子一样过好日子,好好读书,但由于家庭实在困难,送不起,只好辍学。父母是不得已这么做,他们不该恨父母。如今,能够享受“两免一补”,父母就不会让他们辍学了。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受到了启发,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父母,即使父母某件事没做好,但他们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为了这个家。目的达到了。文言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