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高教师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如何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高教师素质

郭莉芳

郭莉芳

(大名县埝头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至少有50%的时间是无效的,而对于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80%以上的内容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当堂测试获取的。因此,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阅读了大量的可读文献和资料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要打造有效的地理课堂,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

1.确立有效的教学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间就是生命和财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谐社会的战略取向,世界性的有效教学潮流,无不催促呼唤着有效地理教学。因此,作为涉及方方面面处于边缘学科的地理教师,更应该有责任在地理教学课堂上确立并实施“效果、效率、效益”三统一的教学效能观,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真正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课堂教学应体现在正确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达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尽可能少的(合理的)教学投入,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从而使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教学效能。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将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与组合。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使课堂改革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全面考察课堂地理教学过程

地理教师必须全面考察课堂地理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有效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那些学困生的课堂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促进全班学生都能有效高效地学习。教师在这一节课中亲身体验和经历了师生之间的心理碰撞和共鸣。地理课堂要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想象的自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及展示创造力的机会和条件。

3.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过程是变化的、灵活的。一个教师的调控特色往往表现在他对节奏的调节是否富有弹性,能否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情绪,及时灵活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设法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组织最佳时间的再现等方面。作为地理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要注意保留一定的弹性,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调控教学节奏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调控教学节奏,最主要的是在一个“度”上下工夫,哪些内容应该细讲,学生必须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少讲,学生只需要了解即可;那些内容需要先讲,一步步深入到教学重点,等等,都需要教师通盘考虑,细细推敲。在教学语言方面,注意一张一弛,灵活把握,保持教学过程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到因势利导。为使学生对地理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对学生针对教学信息的接受程度要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和把握。通过丰富地理知识传授,充实活动设计,积极引导学生情绪,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4.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一个地理教师负责任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师有“以教论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如果学生经历了枯燥的课堂教学,就自然表现出不想学或者学不好的情绪,教师即便再苦再累,也是在做无用功。特别是目前的高中学生,在接触高中地理课本,尤其是学习自然地理这一块,高中教师感到头疼,学生因学不会也很懊恼,学生觉得在高中接触的知识似曾相识,但无从下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我们现行的地理教材在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的探究题目,需要教师认真带领学生去分析和研讨,互动解答这些问题。然而,地理教师大都迫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认为读读背背就可以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因此,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自主学习讨论答疑,对学生进入高一年级或未来的工作岗位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素养。地理教师如果关注了这个过程,也不累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知识也掌握了,能力也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5.定期进行教学总结

初中地理教师要勤于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的反思是提高的表现,是对教学对象、教材、学生、教学方式和技巧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的回顾、审视、批判与再认识的思考过程。较之传统教学中随意的反思更为制度化、科学化、持续化,也更为全面深入。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同科教师反馈意见的总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理论解释、案例参照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反思教学,以不断增加有效教学的行为,不断提高有效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有效教学的综合效能。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提高自我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