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韩少玲

韩少玲(尤溪东城中心小学福建尤溪3651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6-069-01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学好前面的知识,才能进一步研究探索后面的新知识。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习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计算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灵活、快速的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忽视。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的基础能力,占教育教学的一大部分,在学生的素养发展上也很有实际应用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计算教学如此重要,往往我们农村小学的低、中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特别薄弱,执教以来,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①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一部分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足够的指导,以至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②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能力的欠缺。比如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能很好运用这些知识所造成。③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④小学生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明确计算的重要意义要告诉学生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再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试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训练口算计算教学中,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1、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2、灵活应用简便方法。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是当同样的式子放在应用题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如:对于38+75+62这个计算,放在应用题中:植树节,四(1)班种了38棵树,四(2)班种了75棵树,四(4)班种了62棵树,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列出了式子:38+75+62,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

四、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解题时,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到纠错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总之,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要时刻记住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不忘经常的练习。作为教师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精心培养,正确引导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