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探,“做”中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做”中探,“做”中学

曹丽凌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活动环节渗透的实践意义

◇曹丽凌

(浙江省浦江县第二中学浦江322200)

【摘要】:本文通过呈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相关活动环节的设计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凸显兴趣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突出活动对课堂生成的积极意义,从理论依据及实践层面,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正确渗透相关活动,以活动促教,以活动激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活动,实践价值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各方面密切相关。提高每位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然而,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能够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抓住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活动渗透实例

例一:学习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特征后,可设计活动检测学生对处于各时期的细胞特征的掌握情况。

活动名称“假如我是这个细胞”

活动设计:

1.打印8张处于分裂不同时期的植物细胞图,课前发给8位学生,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激发。

2.上课时请上这8位同学,注意请上来时可将顺序打乱,此时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会被活动紧紧牵住。

3.同学们观察讨论后请各组代表把他们认为正确的顺序写到黑板上,针对各答案,让学生再次讨论。

4.让这八位同学各自说说所代表的细胞时期及特征,然后按正确顺序排好。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设计及实施,学生会将许多认知上模糊的概念暴露出来,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与教师及时指导,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节让学生在理解中加深记忆。此活动也可以应用到必修二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特征的认识与判断巩固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到必修三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各细胞的功能及其特点的巩固教学中,具体环节可根据课堂侧重点的不同而作调整。

例二:在“生物变异的来源”的学习过程中,可设计活动来模拟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差错。

活动名称“传话”。

活动设计:

1.教师在课前准备一句英文句子,按班级组别打印相应的份数备用,如打印这样一句英文句子“Thecatsatonthemat”。

2.将写有英文句子的纸条给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尽可能凭记忆记住这句话,不能做笔记,接着收回纸条。

3.第一位同学将自己看到的句子口述给后一位同学,然后依次传递下去,直至最后一位同学。

4.让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将自己所听到的那句英文句子写到黑板上。

可想而知,这个句子会和教师提供的句子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接着将原句进行展示,然后翻译出原句的意思以及学生板书的句子的意思。

在这个活动中,积极地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度,而且活动可操作性高。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遗传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差错,学生的传话过程正是模拟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由于传话发生或多或少的差错,导致最后每一组最后一位同学书写的英文句子翻译出来有了不同的意思,这一过程就很好的模拟了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从微观到宏观,从抽象到形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命延续的内在与外延。这个活动也可以稍作修改应用到本册书的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当中。

例三: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三,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学习掌握过程中,可设计活动来模拟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活动设计:

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组别的相同型号的广口杯或者用带有盖子的罐头杯,事先装入一定数量的大豆,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参与准备工作。

2.在学习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每个组的同学,然后让同学模拟标志重捕法的操作方法,最终估算出杯中的大豆数。

通过这个活动的设计可以突破本节内容的难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此外,通过比较各组统计的数据,分析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

在浙科版生物学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适于进行活动渗透教学方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以游戏促教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活动渗透的实践价值

统计与分析浙科版教科书中关于活动的数量和类型,可发现浙科版教科书中共设置“活动”44个。活动相对于纯文本的叙述更能明确学习的方向性和阶段性,与文字叙述和图片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材与学生的“对话”功能,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课堂生成与探究性学习,并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2.拉近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在活动中渗透STS教学模式,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进行掌握,生物科学是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并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育指导意见(生物)》.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8

[3]赵占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建议[J].

[4]赵占良,高中生物新课程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解析[J].

[5]高凌腾.关于教材评价体系的建议.全球教育展望[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