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国学经典助人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赏国学经典助人生成长

王晶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机关子弟校王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品读国学,需用心领会,心神交汇,方可融会贯通,释其真谛,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敷衍了事。人生从嗷嗷待哺,直至耄耋终老,均可从中领悟,品出智慧。一部《弟子规》,把子女仁义礼智信之教阐释得淋漓尽致,施教于细微,衣食住行学,体其教诲;一部《论语》,把人生智慧,展现得细致入微;诸子百家,学术争论,国学列史,尽显了人生不同阶段,千变万化的人生世态之中,皆可获得智慧展现于国学典籍之中。

当人方年少,慵懒自怠,倦于学业,或不得其法,品读下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品读《老子》“不自矜,故长;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庄子》“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深谙自己“孤陋寡闻,愚蒙等消”,“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才可体会“学不可以已”其中深意。

等你人生交友,待人处事之时,可品可效《管仲》“善气迎人,亲如兄弟”、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当你人生面对困境挫折,踌躇不前,忧思苦闷,心智蹉跎,不妨用心品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学会谦虚,豁达,坦然,乐观面对一切。

人生励志,欲践其行,行其事,不妨品读《韩非子》“天下之为难事为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礼记·中庸》“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人生于世,面对种种诱惑,一念之间,或是臭名昭著,或是遐迩显耀,洁史昭彰,不妨从国语中品其智慧育人,“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及时“日三省其身”;所谓“饱暖思淫欲,饥渴起盗心”,却不可不取其志向精华,剔除意志糟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贞观政要·刑法》有言“乐不可报,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修身养性,不可不读《法言·修身》“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一曲《孔雀东南飞》昭示了爱情忠贞:“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展示了相思之苦;家庭和睦,虽不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相濡以沫,维系家庭的责任与义务,需要维持道德底线,摒弃富贵与美色诱惑,国语人物的“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以幼以及人之幼”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婚姻家庭以及邻里之间相处之道。治国方略,国学的儒学经典步入正统,维系了两千余年的统治,北宋的开国宰相赵普曾论之“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秦始皇一扫六合,雄视天下,一部《韩非子》功不可没。

品读国语经典,人生乐趣盎然,但深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领其意境,参其人生智慧,甚觉“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所学寥寥,深谙不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水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须潜心钻研,以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把人生所遇,世间百态与国语精华对应匹配,足可领略何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神奇,不可谓不为人生一剂千古奇方!

诵读国学经典,怡人心目,启迪智慧,弘扬中华文化,以民族精神修炼人格,借圣贤思想领悟人生,用经典文化涵养生命,有圣贤植于心,笃于行,德必向善,学必精进,功到垂成。倘若奥巴马能同圣贤神交,与孟子一同畅谈仁爱道德,领会国语精髓,想必不敢小觑于中国之崛起乃文明之始然,积极构建和谐道德信任之外交乃是明智之举;“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若安倍饱读中国国学,与史迁一起踏九州,通古今,正视历史,用国语教诲其身、其言、其行、其志或有彻底改观;与庄子神游,追索人生,探讨哲学与幸福,方知人生之渺小,国语智慧之无穷;与李杜易安居士一起目送秋燕,领略大好河山,惜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醉了心神,人生畅意,夫复何求!

历时数载以来,领略诸多中外文学,更觉国学与人生息息相关,风骚经久不息,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能与国学相媲美,其对人生智慧的揭示,所涵盖的诸多庞杂学问,高深莫测。读国学精品,任思绪驰骋咆哮于天地江河,汇集万物精灵,浴身于文海,于“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中苦觅人生真谛,总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所得,汲取国语之精华,累牍于案前,终品其人生智慧,人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