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人物速写》教学设计

徐慧

设计者: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徐慧

教学背景分析

自2006年以来速写开始加入黑龙江省美术统考,并以人物速写为主要考试内容,并且总分设为100分,这就意味着在美术高考中速写与素描头像和色彩静物占有同样的比重,但考试时间只有30分钟。从最初的写生人物速写到2010年的默写速写再到现在的双人写生照片,考试难度不断地提高,说明了速写科目的加试成为了美术统考最难的一项科目。而且速写也不同于其他美术科目,它需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大量练习,才能有所提高。本课介绍速写的几种方法,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写生,主要是用线条或线面快速来表现人物,是一种较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课介绍了速写在绘画造型中重要的作用,以及速写艺术特征的三种类型;速写写生的要点等。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速写艺术的魅力,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优秀速写作品,让学生深刻体会线条中的韵味,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美术特长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素描训练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对物象也有一定的绘画功底、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技法上还是比较薄弱。通过速写练习,可以提高他们对线的认识,对线条的运用,和形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速写的认识,对形体的把握,学习速写的方法以及速写的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1、把握好观察方式,把握好作画的基本过程:观察——思考——表达。2、对人体比例的整体把握。3、人体动态,细节,五官,以及衣纹的处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人物全身照片一张。

一、导入课题:

每位同学取出一张8开速写纸,对折,再对折用四分之一画出照片中的情景,注意画面的整体感并只能用线条勾勒。学生描摹。

教师提问:你们以前画过这样的作品吗?你们知道这是属于什么形式的绘画吗?

学生回答:线描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大家所画的画就是用线来构筑形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速写。

二、讲授新课:

什么是速写,字面上的解释,快速的写,就是在短时间内用简练、概括的笔法,敏锐地抓住所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速写作为记录和反映生活的有效手段,具有真实、生动与鲜活的特点。

速写学习中线条的运用极为重要,同学们再欣赏几幅作品,体会线的作用与表现。通过绘画元素来分析(形体结构、光影明暗、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物象的内在力量、人的内心世界等)学生互动讨论通过专业绘画语言的元素分析这些画面。

学生回答1:第一幅画面以色调为主,黑白对比明确,体积空间感强烈。

学生回答2:第二幅画面不具体,主要是用线描作画,能看出形似,感觉作者画的比较轻松。

学生回答3:第三幅自画像运用素描的语言来表现,结构清楚,透视正确,形象特征突出,有黑白对比,但是比较弱。

教师总结:以上这些画都属于速写的种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主要表现在线条的运用和处理上,可以看出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是造型艺术上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三、技法表现:

展示作品,学生欣赏。

思考问题:1.在表现手法上同学们能给它们分出类别吗?2.同学们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同学们结合相关资料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回答:比较喜欢写实的作品,最看不懂的就是最后一幅抽象画,感觉像人物,但又太难看了。理解不了。

教师总结:

1.写实性速写——以展现客观物象真实感为目标的线条绘画。

2.表现性速写——表现画家对客观物象主观感受的线条绘画方法。

3.抽象性速写——为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用纯粹形式符号进行非物象化表现的线条绘画。

速写教学中离不开线条的表现,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线。

教师提问:这些景物中运用了哪几种线?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成组讨论并回答上面问题。

教师总结:直线——刚强曲线——温柔粗线——豪迈细线——精致斜线——飞跃、前进水平线——静止、平和垂直线——严肃、动感锯状直线——焦虑、不安定

绘画中的线和数学中线的不同,它具有方向、形态、质感、明暗、虚实等特性,线之间也有远近、疏密、曲直、横斜等对比变化。通过上述的学习,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线的感觉用笔修改你刚才的作品,注意线条的表现力。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并请两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绘画内容以及采取了哪些线条的表现形式。

四、本课总结:

本课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了解什么是速写2.速写的几种表现方式3.了解作品中线的运用。4.归纳了几种线形的区别5.注意整体把握对象和线的形态和走向。

教师示范:现场作画

五、作业:

作业题目:照片写生

要求:8开画一张,铅笔、炭笔、等作画。采用以线条为主的形式,进行人物的写生练习,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人物速写》教学反思

(一)本课优点:

1.导入贴近生活,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2.引入大量的图片,更直接的表现速写绘画模式,学生欣赏的同时可以借鉴好的表现方法。

3.运用对比的方法讲解各种形式的速写,利于学生快速理解速写的基本元素。

4.充分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倾向于扩展思维的训练。

(二)本课缺点:

欣赏理论讲解的内容居多,示范环节较短,由于学生基础很弱,所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并没有把过多的技法设计进去。虽然课程有意思,比较活泛,若再加入一点简单的技法性内容就更能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