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之我见

庞忠

庞忠广东省湛江市龙头中学524054

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而难教的学科,现时部分学校的语文课堂还存在:“教者累,学者厌,效率低”的现状。本文就从“求实、求活、求趣、求效、求美、求新”六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去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见解

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领域中,没有比语文更重要、更难教的学科了。实施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从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部分学校的语文课堂还存在:“教者累,学者厌,效率低”的现状。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去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求实

语文课程标准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界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样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学生“为什么而学”和“将会怎样去学”。而这四方面恰恰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必要的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实”字上做文章。把“学什么”和“怎样学”;“为什么而学”和“将会怎样去学”落到实处。

二、求活

“活”是艺术的生命,惟其“活”,才能使艺术放出夺目光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求活”呢?我的做法是:

1.教材处理要“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实际出发,按有关的要求,再来决定“教什么”。

2.教学设计要“活”。要求教师把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完美地统一起来,达到整合、优化的效果。

3.教学过程要“活”。它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尽力做到“活而不乱,导而不死”。

三、求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就有,而是靠后天的引导和激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自觉性,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求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二是时间消耗,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一般教师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益。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仅把已有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条件,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眼、耳、手、口、脑等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科学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五、求美

语文学科因其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所以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因此语文课要用“美”来吸引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中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课文中静止、平面的语言及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是难以领悟、体会的。这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创设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发掘、感受这些美,使学生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意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六、求新

创造是艺术的特质,没有创造也就无所谓艺术。克莱德·E·柯伦在《教学的美学》中明确指出:教学“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作性工作便是艺术”。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一般的艺术创作更有其独创性。这些创造或表现为对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突破而代之以各种革新;或表现为对课堂结构的新颖而独到的设计;或表现为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所塑造;或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和驾驭……总之,要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新颖的、个性的东西,从而显现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教改的关键在教师,教改的核心在课堂”。广大的人民教师成为课改的主力军,肩负着落实素质,培养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重任。但愿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能在追求中早日实现自己的“高效课堂梦”。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赵福祺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