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授课导入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寻小学语文授课导入模式

郑英芳

郑英芳

(宣汉县厂溪镇中心校宣汉63615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们新课的开头一导入,往往“讲课开头易”,即流于“板书课题,介绍作者”的老模式,千篇一律,学生没有激情,自然影响新课的讲授。因此,生动的导语设计就特别重要了。生动的导语会强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一、开门见山,情感阐述,直接导入

教师开门见山地阐述学习目的,也是一种好的导入法。它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前导入的:

同学们,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无不为自己民族拥有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深感自豪,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古诗词,来领略我们民族的风采。这样的导入对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祖国文化的兴趣,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直接导入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导入方式,但往往如前所述,流于“板书课题,介绍作者”的老模式,艺术的直接导入在前或后,应有一段饱含情感的阐述,创设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孚情”。情感是激发感染,接受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课堂开始前,充分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好表现等特点,来酿造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氛围,使课堂主体、客体融为一体,形成课堂自然结合力,才能使课堂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主休作用充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充分显示,使师生同乘的小船,同心协力地驶向教学目的任务的彼岸。

二、设置悬念,以“导”设疑,以疑激趣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如:在了解《跳水》后,我先出示一幅彩色插图,然后设置:孩子爬上高高的横木遇险,这时,除了用枪逼他跳水外,还有他法吗?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情高涨,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呼直升机来救”,有的说“甲板上铺上几张厚厚的被子,让孩子跳下来”,有的说:“派水手爬上桅杆,杷孩子抱下来”,还有的“……”。这个问题的讨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正当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时,教师又及时引导他们回到文中:在当时的环境里,还是船长使用的这个办法最好,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派直升机,太耽误时间,因为当时孩子已经“两腿发抖”了,时间一延误,难免不摔下来,丧失性命;如果派水手爬上桅杆去把孩子抱下来,这也是同前面一样的道理;如果铺被子的话,孩子在那么高的位置跳下来,也极有可能发生危险。联系生活实际,揭示船长机智、果断、遇事临危不惧的人格魅力,揭示了课文中心思想,也教育了学生学会冷静,机智地处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疑”是趣的源泉、思的契机。思维永远是问题的开始。疑越多,大脑的思维就越活跃,教师适当地在课前设置疑问,制造疑问,有助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设“疑”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心理上不确性,启发学生多思多疑。如教朱德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板书“母亲”二字,让学生谈谈“母亲“,体会母亲在每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板书中“母亲”与预知的课题产生惊疑后提出这样的设问;伟人心中的母亲会是怎样的?简介作者后,再用白色粉笔将课题补充完整,这样,学生的精神会为之一振,既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对课文中心有所了解,就很容易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中去。

三、抓住特征,解释课题

有些课题中的字词能反映课文中心,在理解上又有些困难,教师可采用释题导入法。这样,在解决疑难中就能突出课文中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白杨礼赞》中的礼赞,它的意思就表示崇敬和赞美,敬与赞的对象是白杨,一棵普普通通的白杨树。作者为何要去“礼赞”它?理解了题意,学生就会带着深深的疑问去深入课文,从中找到答案。又如在讲授《阿里山的云雾》时,结合学生平时所见的云雾,问:大家都见过雾,在有雾的天气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山里的云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阿里山的云雾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又知道阿里山是什么地方?带着这些与课题有关的问题,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同学们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先让其演唱,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四、归纳总结,以“导”结束

结束语,就是一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对这堂课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加以归纳总结的语言。好的结束语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强化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清理思路,指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升为理性认识。

如:在学完《可爱的草塘》一文后,我对照幻灯机出示的彩色画面,动情地说:“北大荒的草塘,大如大海,绿如碧玉,欢像孩子,动似波浪,那里还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故事。同学们,北大荒竟有这样的美,竟有这么丰富的物产,不正是表明作者对祖国大地无限深情的爱吗?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浏览一下北大荒草塘的美景吧!请听配乐课文朗读。”这样,再次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给学生以亲近感。

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学习困难不论是由于厌学、弃学造成,还是由于基础知识不足,能力准备不够造成的,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乃至于其他什么后天原因造成的,最终都与学习主体身心发展中的缺欠或障碍有关。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要从促成学习主体的改变与发展做起,正像教师可以指导促进,帮助、组织学生学习,而无法代替学生学习一样,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而只能在改进自身工作态度及方法上尽力为学习者创造条件上下功夫。教师一旦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能够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以适时有效的帮助,那么,学习者的学习困难也会因此减轻或扭转。

以上是就语文课的导入技能的一些探索的总结,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种导入技能,才能灵活多变地自如运用。在授课中常给学生以新鲜感,教师自身也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了能力,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口才,同时,还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品尝创造的喜悦,真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