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崔莘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崔莘莘

崔莘莘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看着我们的学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着,一天天茁壮地成长,那就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幸福。不一定要拥有丰厚的物质生活才叫幸福,其实心灵的充实才算是真正的幸福。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业的发展,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因此,我觉得所谓幸福的教师,首先要对教育倾注无限的爱,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唯有如此,踏踏实实育人,认认真真教书,我们才能感到幸福。

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在着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学生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理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

每每追忆我十六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在自省——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我说:还是你比较严格,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作为班主任来说,更应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是学生最信赖的人。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学生忠实的朋友。其实,我总是把和我的学生相处看作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愿意更多地了解我的学生,多找学生谈心。不可否认,有些老师总是说今天的孩子难教:什么品德败坏啦,目无尊长啦……我认为不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要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在乎他们的、关爱他们的。我总觉得,孩子调皮是有原因的,我们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学生从小就父母离异,让他们养成了孤僻或叛逆的个性;有些是父母外出务工,独自一人在家的留守学生,他们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无人管束;有些是身处“溺爱“中的骄子;当然还有一些是基础特别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还有一些是染上了抽烟、赌博、上网等不良习气的学生。面对如此等等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教师要有百倍的耐心、无私的爱心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唯有这样,才能显出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我总觉得与“调皮生”相处也是一件乐事,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他们优点,去欣赏他们,我们就会觉得值,我们就是幸福的。

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塞责地了却工作量。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教学中。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地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返身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

爱,使我们不言放弃,不言自我,不容选择,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