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自主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论小学数学自主教学模式

韦小凤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5-057-01

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而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乐学的天地。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改革教学思想,改革教学策略,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自主学习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紧密围绕在这个目标,优化教学,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和精于反思。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指导、实践意义和使用程度

1.理论指导

作者认为: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一种迫切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有效性不能单存依赖模仿和记忆,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为此,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有效交流和有效合作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由于学生在家庭环境、思维、生活等等方面的不同。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条件,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合作交流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接受数学思想,获得数学学习方法,获得数学体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为此,教师应努力打造一种适宜学生自主探索的氛围,促使学生深层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实践意义

本文以本班学生、教材和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促使我们深度思考,树立现代化课堂观念、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推动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推动教学改革进程,促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土,为优化课堂和推动教学改革贡献一己之力。

3.使用程度

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个性,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进行转变,促使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运用自身条件去积极、主动和自由实践,激发学习潜能、创造性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对小学数学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教学改革进程和转变教学形式,优化课堂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自主教学的有益措施

1.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者认为:数学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充分挖掘教材优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对书籍产生阅读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其中。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对教材感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教材欲望,课前激发学生阅读教材兴趣。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堂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数学教师应依托课堂这一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教师运用娴熟技巧激发阩对教材探索欲,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尽管素质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许多数学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教材的精讲细讲,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即可,由此一来,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要想培养学生善学和乐学,应首先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教材感悟能力,增强学生探索欲,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道路。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时,教材对于某些内容涉及很少,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植入到训练题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形式远比教师语言讲解效果好得多。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将新内容书写到黑板上,还可以用多媒体进行生动和形象展示,对于那些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的内容尽量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当学生陷入困境时给与启发和引导,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与赞赏,激励学生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自主阅读中,扭转学生依赖教师的不良心理,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认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指导着现实生活。为此,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是,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合理分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答。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内容,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也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给与解决,由于这些方式是学生首次使用,给学生学习带来较大难度,只要学生分类的结果正确即可,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观察其他学生学习中受到启发,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3.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理解,这些内容时别人不曾研究和实践的。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许多智商高和潜力大的学生,只要他们自主探索,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打造适宜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深入交流、踊跃发言,探讨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相互评价自主创新成果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