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针对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陈宏

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地质钻探工作。通过分析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能够有效保证孔内情况得到更好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地质钻探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原因,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及处理

引言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与孔内事故,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孔内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地质钻孔孔内复杂情况与孔内事故,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能够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1.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概述

孔内事故是煤田地质钻探勘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它与水敏性地层护壁问题一样都属于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沉积岩地层内部性质不稳定所造成。另外一点可能要归咎于人为因素,某些施工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施工安全意识,未能按照所要求的施工标准进行钻探勘查,或者施工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都极易导致孔内事故发生。考虑到孔内地质相对复杂,所以当钻探勘查孔深深度达到200m,钻具达到15m时,很可能因为钻具余下部分脱落于孔内造成孔内事故,严重时可能导致地下气体被引燃且燃烧不止的恶性事故。

2.孔内事故的起因

2.1地层条件复杂,设施与管材质量不过关

当岩石存有缝隙时就将产生流沙、残食等现象,然而这时土层、泥岩等却将产生剧烈的收缩;一旦其中的漏水层产生缝隙,那么就增大了煤田孔壁倒塌的概率;除此之外,管材质量不过关也是引发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引起材料采购人员的充分重视。钻进时未能选用正确的钻进参数当进行煤田地质钻进时,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选用正确、合理的钻进参数,其中包括钻压、泥浆泵量等,这些参数一旦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就将对钻进工程的质量、精度造成影响。比如在软石层的钻进工程中,软石层的本身即是较为散乱、颗粒大小有一定差异的不稳定地层,因此为了有效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操作人员必须选用最佳的方式开展施工,并且选用最为先进的钻进设备和技术。同时,还应当重视冲洗液的流失以及孔壁倒塌等方面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

2.2现场操作人员经验少、技能水平低、责任感不足

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因此,要想切实降低钻探事故的发生率就必须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当相关的钻具使用的时间太长、钻进工程中存在问题等,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钻具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又或者钻具直接触碰到了孔壁,从而造成卡钻、断钻、埋钻等事故的产生。除此之外,如钻进工程的稳定系数不足、应用的施工泥浆质量不过关以及忽略了泥浆灌孔步骤,都很可能造成煤田孔壁坍塌与掉块等情况的发生,甚至还将出现卡钻等事故。

3.煤田地质钻探孔孔内事故的预防

要想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深入解析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在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引发因素中,我们通常将其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一般是因为钻孔时碰到较为恶劣的环境,这点我们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就必须应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又或者是调整泥浆的比例开展有效的预防对策。而人为因素通常是由多项原因共同构成的,因此我们就必须处理各项事故的引起因素,从而有效降低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产生。基于此,我国现有的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对策绝大部分是针对人为因素而提出的。要想切实提升人为事故的预防质量,就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规范施工流程、规范人员的操作。经过多年来实际实践,很多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方法已经被逐渐归纳起来,且成效明显。(1)当开展钻进工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仔细确认各类钻具能够正确利用,抓紧完善单位定期、细致检核钻具的规章制度,做好“四检查”、“三不下”、“两准备”。其中“四检查”指的是所有检核工序必须确保在以下四大阶段中完成,既钻进之前、升降钻具时、准备钻具加尺时以及孔内事故解决后;“三不下”指的是贴合以下三大条件时绝不可以开展钻进工作,即钻具磨损过多、钻杆质量不过关以及钻具的弯曲度不符合规定;而“两准备”指的是相关人员必须切实完成备用钻具以及交接班两方面的准备工作。(2)当开展第四系地层钻进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格外关注泥浆的性质特征,应当采用粘度、比重性等方面都符合标准的优质泥浆。表2为第四系地层简述。(3)如果在钻进过程中出现泥浆过于浓稠、岩粉量过多又或者是孔壁泥皮太厚等情况,操作人员就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钻进过程中还需要勤调,各次调制的量要尽量少,绝对不可以等到泥浆变质之后再大量调制。(4)开展钻进施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孔壁中泥浆以及钻具的运作情况,一旦存在钻具出水又或者是泥浆上返量不足等现象,就必须及时查找原因,然后进行科学的处理。

4.煤田地质孔内事故的处理

只要发生了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不管事故严重与否,所造成的影响有多少,均必须针对事故的引起因素开展深入、科学的解析。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处理的质量和钻孔工程的顺利进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将带动的工程单位施工效益的波动。(1)当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发生时,首先,解决人员必须重视时间效益,力争进行及时、有效的解析和处理。其次,还需要把事故产生的前期情况开展精准的还原,从而有利于事故发生原因的确认。最后,还需要针对孔钻的数量、种类以及事故位置等方面开展详细的检查和记录,对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理、正确的探究,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减少事故带来的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禁止任何人员隐瞒事故真相。(2)当进行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工作的时候,应当在初始报班中记录好事故处理方法、流程、对策、结果、应用的具体工具等各项内容,以便于交接班后人员的工作开展。(3)当开展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处理时,必须由机长、班长等主要负责人员进行指挥,并由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需要安排专门的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情况调控。(4)当升降机提拉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钻具起始之前,需要对钻塔天轮以及每个螺丝的位置精准性开展严密的审查,从而有效确保逐项环节拥有较高的质量。当工作开始后,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全体撤离,到达安全地域,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期间不能在硬拉、强拉钻机,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5)一旦发生断钻、脱钻等事故,操作人员通常必须开展活头处理。如果碰到实际情况仍不确切时,就绝不能随意进行处理,而应当耐心等待,然后在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处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钻孔漏水与弯曲事故、钻具事故与取心事故,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保证地质钻探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地质钻探技术,从而有效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银跃华.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102~103.

[2]孙建华,刘秀美,王志刚,尹浩.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梳理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