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表演及科学实验选题的创新与设计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科学表演及科学实验选题的创新与设计思路

朱永波

这正是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的创新点所在,其路径有两条。一是选取前沿科学、未来科技中有利于演示或者趣味性较强的元素着手,切入科学发展的脉络中。比如以“曲速驱动”为选题,引出相对论的解读。二是以新学科的研究成果,重构一些经典表演及实验。比如以脑科学、神经科学对知觉的研究成果,重新设计及解读传统“视错觉”的表演及实验。

关键词:选题、前沿科学、未来科技、重构

在科学中心近年来的科学传播工作中,科学表演及科学实验因为其灵活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科学内容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然而,笔者对近年来公开展演和各类比赛等活动中所展示的科学表演、科学实验进行了梳理,发现它们大都以物理、化学的经典理论和经典现象为基础,虽然常常包装很华丽,但表现的内容趋于同质化。常见的经典现象,如虹吸现象、焰色反应、荧光效应、氦气变声等,常用的经典理论,如伯努利原理、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

为什么我们的创作总是难以离开这些经典元素呢?原因有三,展示起来比较容易,实验现象大都好看,可借鉴的素材也比较多。对于初次观看科学表演以及科学实验的观众来说,十分吸引人。但是,随着更多观众常态化、跨地域参观科学中心。就会发现大部分科学表演和科学实验所运用的元素的雷同,看多了就不好玩了,没意思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表演和实验设计,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需要创新,才能对观众保持持续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如何在科学表演和科学实验的选题和设计上有所创新呢?笔者认为,前沿科学、未来科技,这些之前少有涉及的领域,正是创新的突破口。实际上,各学科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只是随着学科分类的不断细化,许多成果难以让普通公众理解。然而,这正是科学传播工作者应该架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汗牛充栋的成果中,必然也不乏一些适合以科学表演、科学实验形式来展现的元素。其实现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前沿科学、未来科技中选取有利于演示或者趣味性较强的元素,切入科学发展的脉络中。二是以新学科的研究成果,重构一些经典表演及实验。

先说如何从前沿科学、未来科技中有利于演示或者趣味性较强的元素着手。去年有一部很火的相声叫做《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及应用》,董建春、李丁的表演,可以在网上搜到。虽然没有真正讲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引出其中一些概念,结合传统相声的笑料,创意非常好,用逗乐的方式表现了四维空间是个什么情况。笔者去年创作了一段科学实验剧《曲率驱动》,用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日常物品,来比拟宇宙的时空曲率,以及曲率引擎如何驱动宇宙飞船。当然我们知道,这些实验现象,并不是真正时空弯曲、曲率驱动的证实实验,而只是一种比拟。比如用破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式来推动小船前进,来比拟曲率引擎烫平时空曲率来推动宇宙飞船前进。这与传统的科学实验剧演示经典物理、化学实验不同,但是也一样可以让观众喜欢,让观众理解。再比如,人工智能的元素,可以用人来演智能机器人,通过对他们进行“图灵测试”,来向观众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

第二条途径,是以新学科的研究成果,重构一些经典表演及实验。换句话说就是旧瓶装新酒,所谓的“旧瓶”就是经典的展示元素,所谓的“新酒”就是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更深入本质的解释。就好比,题目还是小学奥数题,但是讲解不再用小学奥数思维,而是用中学代数思维,或者大学微积分思维。我们以“视错觉”为例具体说说。

“视错觉”这个元素的应用,无论是作为展品还是科学表演,最常用的主题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但,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很粗浅的角度。还记得2015年春季,一条裙子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争执。那到底是一条蓝黑相间的裙子,还是一条白金相间的裙子?我们如何说谁看到的是“实”,谁看到的是“虚”呢?这其实涉及到“知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有两个选项:

A.知觉是原原本本地复制一个外在物理世界在我们的大脑里,让我们看到。

B.知觉是一个对外在世界的猜测、加工、重新解构的过程,我们总是在猜测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常用来解释“视错觉”现象的根基,是以A为知觉的意义,进而展开的。但实际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知觉是以B说法来解释的。这就可以讲到认知的神经机制,TED上有一期讲颜色认知的,就是从这个角度。因此,我们在设计表演和实验时,就能以认知的神经机制为理论基础来运用“视错觉”元素。现象还是那个现象,但展示现象的逻辑,比对,以及解释,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化。解释知觉到底是怎样让我们猜测、加工、重新结构这个世界的。

那么还能不能更进一步呢?还说在“视错觉”中,有一个经典的“月亮幻觉之谜”。就是月亮在地平线上时,看起来比高悬在空中时要大。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说的也是这个事情,孔子承认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虽然被两个小孩笑话,但这不就是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吗?

现在,我们学过物理学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我们知道月亮的大小肯定没有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如果单单只用“视错觉”来解释,非常含糊。首先,月亮要反射太阳光,然后反射光要经过大气层最终落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之后我们的大脑加工处理,向我们展示。这涉及了好几个环节。单说“视错觉”,“错”在哪一个环节?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等都对其进行过思考,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绝对的定论。亚里士多德首先认为是光在传播中出的问题,因为大气折射,产生错觉。托勒密也支持他的观点。到现代,随着认知神经学的发展,"注视角假说"、"大小恒常/艾宾浩斯错觉"、"视距离理论"等等解释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理论后来又发现依然有缺陷。如果我们从科学态度(孔子的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各种理论的发展与解释),科学方法(每一种理论的合理和缺陷),科学精神(科学家不断的探求),这些角度去重新设计和创作传统“视错觉”表演或者实验,是不是就会变成更有新意也更有内涵的科普作品。

无论是途径一,还是途径二,都需要我们创作人员关注当前的科学发展,学习更新的科学知识,这正是创作科学表演和科学实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作者简介:朱永波(1983.02出生),男,陕西省临潼人。现任职陕西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