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评估分数进行晨会交班对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护理风险评估分数进行晨会交班对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观察

侯海玲

侯海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科10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评估分数在晨会上交班对降低跌倒等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2年10月我院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干预组。调查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次数,根据患者发生意外的原因制定“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并采用此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有发生意外事件发生风险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关的护理,对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风险评估表;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护理

临床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1]。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患者提供高品质护理的根本要求[2]。任何一个护理环节的失误都将会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住院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跌倒、坠床等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疾病恢复有严重的影响,所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在晨会上交班,提醒当班护士对有跌倒、坠床等风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的巡视及护理,对于减少此类风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本人以所在医院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护理风险评估分数在晨会上交班对降低跌倒等护理风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到2012年10月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干预组。其中对照组男178例,女122例,年龄43-82岁,平均(65.5士9.2)岁;干预组男182例,女118例,平均39-83岁,平均(68.1士10.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的病历及护理记录进行分析,调查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次数,分析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根据患者发生意外的原因制定“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见表1),然后采用此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评估,对有意外事件发生风险的患者,在晨会上进行重点交班,引起当班护士的重视,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及护理,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对于评估分数在0-4分的患者,应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教育:叮嘱其在日常活动(如洗漱、如厕、沐浴等)中注意安全,可使用拐杖等辅助器械预防跌倒;向患者告知其所服用药物及采用护理操作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若感到不适,立即喊人或按床头呼叫器;评估分数在5-9分的患者,应加强巡视,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部分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完成(如沐浴、如厕);向患者告知其所服用药物及采用护理操作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喊人或按床头呼叫器,另外,注意去除环境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如地上有水、障碍物较多等;评估分数大于9分的患者,若患者意识清醒则进行安全教育,告知用药及护理操作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安排专人陪护,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使用床档,防止坠床,意识比较清醒者可下床活动,但起身、下床及走路动作宜慢,以防跌倒[4-6]。

表1患者护理风险评表

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

一、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注:1、新入院、转科的患者年龄≥65岁、危重、一级护理患者、大手术当日需要进行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总分≥2分为跌倒/坠床高危患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次数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例数(n)、百分数(%)来表示,两组患者跌倒、坠床次数比较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次数的比较(表2)

表2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次数的比较

注:Z=-10.781,p=0.000

3讨论

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疾病恢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应对有意外事件发生风险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有意识的提高患者的预防跌倒、坠床的意识,并采用自行制定的“肾病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以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证明,干预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梁凤珍[7]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有效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首先,加强对有意外发生风险患者的评估,有效识别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患者的精神状态、运动能力、血压、有无跌倒病史等。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应进行重点护理:如在一览表、床头卡、病区黑板上醒目标注防跌倒标志并进行重点交班。其次,加强药物治疗中的观察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严格控制胰岛素用量,防止胰岛素过量而产生低血糖导致跌倒的发生,定期监测血压,指导患者避免突然站起及剧烈运动,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最后,要改善病房环境,如保证病房光线充足,对患者常活动的地方如走廊、卫生间、盥洗室等应用防滑垫,及时清除地面积水,保持地面干爽无积水,以防患者滑到。

参考文献

[1]姜贺,许乐.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18-120.

[2]岳文芳,杨素勉,赵雪萍.护理风险评估对护理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3):118.

[3]许乐,姜贺.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4A):40-43.

[4]曹香.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303.

[5]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26-728.

[6]高余英.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731-732.

[7]梁凤珍,胡雪梅,李燕红.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情况调查及管理策略[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1):2675-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