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尹志荣

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中心小学校尹志荣

摘要: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将德育意识与教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促使德育意识能够在无声之中融入学生所接触到的教学材料中,促使学生能够在潜意识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水平,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一、合理利用教材知识,渗透德育意识

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利用,以知识带动德育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吸取良性的德育意识。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课程,无论是在计算公式还是在应用题的文字叙述里都可以渗透一些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堂习题时,可以在题目中设置一些类似于“节约用水”“栽树”等具有环保意识的词汇,在对课堂习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则可以将这些词汇以“画龙点睛”的教学手法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又如,教师在对“认识人民币”这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人民币上面的头像和国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以10元的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就10元人民币正面的头像和背面的图案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两面图像所隐含的意义讲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更加全面,还能在无形之中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之情,纠正部分学生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的行为。

二、设计生活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善当前沉闷的课堂教学现象,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而有利于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意识在学生思维和行为上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时间”一课进行教学讲解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清时间观念,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时钟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学会看时针、分针和秒针。在对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学习时,在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画出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濒危动物中珍稀动物的资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张关于“中国濒危动物中珍稀动物”的统计图,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能强化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促使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规范学生德育行为

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上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的编写也是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为依据的,而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小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上,还需要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加以规范,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带入实际生活中,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德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的教学活动,以教室为测量的对象,积极调动全体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和协作能力,促使学生在合作之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发挥出德育教学的作用。

四、利用小组活动或其它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小组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如能切落实,它在我们师生的互动中,起到不可回避的作为。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对一些需要探讨性的知识,我们多数采用小组合作,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有6人一组,有四人一组,有2人一组等,让学生在小组的角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除了小组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也是我们教学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有冲击。如教学数学计算题之后,在知识巩固环节,我采用以小组或男女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夺红旗、过河比赛等活动,尽量每人都参与,获胜的那组可以要求输败的那一组合唱一首歌或背一首诗。这样的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团结一心,力求成功的学习态度,深深融入到集体,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发挥德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还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利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知识扩充学生的求知视野,同时提高学生在活动环节中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的德育意识落实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上。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利用教学材料,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德育教学较好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仁;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浅析[J];小作家选刊;2016(19)

[2]付帅;新课改下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