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压疮护理心得

曹敏凤

曹敏凤

(浙江平湖市广陈卫生院浙江嘉兴3142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1]是指身体局部、尤其是骨突部位,由于压力或者同时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

【关键词】压疮;护理

压疮作为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也是各级护理人员研究的重点。降低压疮发生率一直是我国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基层卫生院,由于住院患者多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者,很多患者在入院时即存在意识障碍、活动受限、全身营养不良、慢性缺氧等情况,加之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健康知识、家庭护理不当等原因,压疮发生率极高。[3]压疮的产生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延长疾病治疗时间,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我院2013年度收治各期压疮患者30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年龄60至80之间,平均年龄73.5。其中男性病人18例,女性病人12例,肺CA5例,瘫痪病人12例糖尿病人3例,脑中风8例,老年性痴呆2例,其中2期压疮18例,3期压疮10例,不分期压疮2例。压疮发生部位包括腰骶部16处,足踝部8处,大转子部2处,肩胛部2处,足根部1处,头枕部1处。

2.护理方法

2.1常规护理

2.1.1防止局部受压

为压疮患者建立床旁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过程中动作轻柔,将患者身体抬离床面,避免推、拉、拖,并注意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全身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及局部皮肤水肿患者1小时翻身1次。患者睡气垫床,翻身时使用三角翻身枕维持患者30°侧卧。以棉垫将骨突处及身体空隙处垫起,减轻局部压力。

2.1.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尿失禁者予留置导尿,保持尿道口皮肤清洁干燥,每日会阴消毒。大便失禁者勤换尿布床单,每次便后温水洗臀。高热患者予物理降温,及时拭干汗液更换干净内衣裤及被服,保持床铺平整无碎屑。

2.1.3促进皮肤血循环

对背部及压疮易发部位用婴儿油每日行皮肤按摩或红外线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循环。但对骨隆处和已出现压疮先兆的皮肤应禁止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4]。

2.1.4加强营养

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取,如口服维生素C、硫酸锌等,不能进食者予鼻饲流质,必要时静滴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以补充体内能量消耗,使病人营养状况在短期内得以改善,较好的保持正氮平衡,为促进压疮愈合创造条件[5]。

2.1.5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预防和治疗压疮的重要性,教授他们基本的压疮护理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学会检查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状况并作出正确判断,能运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如改变体位、垫软垫、贴皮肤保护膜等减轻皮肤受压程度。指导意识清醒患者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配合家属翻身甚至借助床边器具自行更换体位等。

2.2创面处理

2.2.1水疱处理

小水疱注意保护防止破裂,可任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无菌注射针头抽取疱液并以无菌敷料挤尽疱内液体,水胶体敷料外敷。

2.2.2创面处理

对已形成的压疮创面,予生理盐水低压或脉冲式冲洗创口及创口周围皮肤后,水胶体敷料外敷,渗液较多者改用藻酸盐及泡沫敷料外敷,视创口情况3-5天换药一次。对于3-4期压疮,予彻底清创、剪去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基础上,予藻酸盐、水胶体类敷料覆盖或填充,外加纱布覆盖包扎,1-2天换药一次。清创时以含蛋白酶溶液清洗去除坏死组织,并以生理盐水冲洗减少刺激,保护盒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肉芽过度生长及大量渗出者予泡沫类敷料,结合弹力绷带包扎,以抑制肉芽增生。对不可分期压疮及可疑深部组织损伤者,先予彻底清创暴露伤口床底部,明确深度及分期后再作处理。

3.用药原则

主要是改善血循环,促进肉芽增生和组织修复,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改善全身营养及创面修复力,增加局部抗感染能力。

4.其它

有条件者,予高压氧舱、高频电疗、激光照射等辅助手段促进压疮愈合。[6]酌情提请中医会诊,按照患者个体情况辩证施治口服中药辅助治疗。遇个别患者对新型压疮治疗敷料不适应的情况下,以无菌处理后的鲜芦荟汁液、云南白药粉等外敷同样取得较好疗效[7-8]。对于大面积压疮或久治不愈者,考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行皮瓣移植,以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启动双向转诊,联系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5.结果

本组30例压疮,,27例痊愈,治愈率达90%,1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月后经电话回访创面较前好转,2例因病情过重死亡。

6.讨论

压疮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过去普片认为保持创面干爽清洁有利愈合,但湿性愈合理论认为湿敷可使创面局部缺氧,刺激上皮毛细血管的生长和再生,从而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细胞的再形成,更有利创面愈合。[9]而临床实践里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作为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通过直接对话、短信、网络平台、健康宣教栏、走访和回访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认识预防和治疗压疮的重要性。对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加强重视,严密观察、严格交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配合医生对患者施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对重症患者予更多关怀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孙冠阳.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全科护理,2012;8(6):1475-1476.

[2]姜安丽,曹梅娟,王克芳,等.新编护理学基础[M].2版.2006;362-363.

[3]廖冰野,韦南茉.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2-73.

[4]卢昱,黄建琼.褥疮护理的新进展[J].西部医学,2010;22(2):21.

[5]张燕,彭文.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现状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04-307.

[6]燕群美,赵炎,邬姗,等.不同浓度给氧治疗压疮的实验研究[J].2009;23(7):1708-1711.

[7]余坚,赵永锋,周文扬,等.鲜芦荟叶汁外治新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2;6(6):401.

[8]苗向丽.褥疮的病理分期与综合护理治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62-163.

[9]徐健,冀爱萍.湿性愈合理论在治疗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B):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