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乔保东

乔保东(甘肃省靖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730600)

【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53-02

【摘要】目的对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胃结肠手术患者5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1例,占7.22%。其中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感染发生率最高,占19.64%,结直肠手术居第二,占10.5%,手术类型与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合并慢性疾病、合并糖尿病、输血、术前发热、手术时间长、肥胖等因素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结肠手术后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术前做好各方面的评估,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术前分析,从而加强预防,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胃结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外科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切口感染,包括切口浅表、深层或腔隙感染[1],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份,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3-18%,而胃结肠手术中大部分属于污染类手术,更易发生感染。感染发生后,一方面会延长住院时间[2],影响切口的愈合质量,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同时也占用了有限的卫生资源[3],因此,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降低感染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胃结肠手术患者568例,其中男281例,女287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50.5±31.5)岁。其中结直肠癌根治术56例,胃手术312例,结直肠手术200例。

1.2方法

收集患者病历资料,感染病例根据临床医师的报告、院感科每周对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并深入病房查缺补漏,制定统一表格,将患者情况逐一填写、统计。

1.3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发生情况

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1例,占7.22%。其中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感染发生率最高,占19.64%,结直肠手术居第二,占10.5%,手术类型与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手术种类及感染率见表1

表1本组胃结肠手术患者手术类型及感染情况表[例,%]

手术类型病例数发生感染病例发生感染百分比

结直肠癌根治术561119.64*

胃手术31292.88

结直肠手术2002110.5*

注:*表示P<0.05。

2.2胃结肠手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41例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高龄感染率为12.5%、合并慢性疾病感染发生率为10.43%、合并糖尿病感染发生率为15.79%、输血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1.11%;术前发热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7.27%;手术时间≥60min感染发生率为8.84%、肥胖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27%,以上因素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568例胃结肠手术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例,%]

(BMI)

≥25kg/m2151149.27

3讨论

胃结肠手术后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其原因除胃结肠手术大多数属于污染类手术外,还与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或合并其它疾病有密切关等,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时间过长等均可导致手术部位感染,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原因,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对病变部位切除的同时破坏了正常的皮肤黏膜[3],因此,定植于手术部位的条件致病菌在条件成熟时大量繁殖,极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从本组568例胃结肠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1例,发生率为7.22%。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感染发生率最高,占19.64%,结直肠手术居第二,占10.5%,结果提示手术类型与感染发生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从本组41例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高龄、合并慢性疾病、输血、术前发热、手术时间长、肥胖等因素是胃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要降低手术部位及其它医院感染,术前首先要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干预,特别是针对高龄与合并慢性病、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给予有效的降糖治疗,增加营养,同时强化术后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术术后切口感染。使条件致病菌无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杨锡瑶,惠锦林,李丹,于刚,史加宁.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2):1560-1562.

[2]丁家松.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9):281.

[3]LiauKH,AungKT,ChuaN,etal.Outcomeofastrategytoreducesurgicalsiteinfectioninatertiary-carehospital[J].SurgInfect(Larchmt),2010,11(2):151-159.

[4]徐艳娥,高福梅,张继秀.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