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结肠手术部位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结肠手术患者5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1例,占7.22%。其中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感染发生率最高,占19.64%,结直肠手术居第二,占10.5%,手术类型与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合并慢性疾病、合并糖尿病、输血、术前发热、手术时间长、肥胖等因素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手术后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术前做好各方面的评估,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术前分析,从而加强预防,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胃结肠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84例确诊为结肠息肉者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入院,治疗均采用内镜切除术,单双号分配组别,参照组做基础护理,试验组做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病情况,试验组开展护理后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内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后,以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效果良好。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内镜切除手术 术后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儿童食管严重瘢痕狭窄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的149例食管严重瘢痕狭窄症儿童的临床资料,行代食管术的115例,行结肠代食管手术34例的。对照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替代物坏死、替代物扭转、排空延迟、结肠胃吻合口狭窄)和次要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腹泻、颈部吻合口狭窄、结肠反流)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结肠代食管组有1例(0.8%)出现替代物坏死,代食管组也有1例(2.9%)出现替代物坏死,结肠代食管组的次要并发症较代食管组高(P=0.001),但主要并发症较少(P=0.001)。所有并发症都给予正确的处置,没有出现不良后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结肠代食管术和代食管术都是儿童食管替代的理想手术方式。但在考虑到主要并发症的问题,结肠代食管术应该是儿童食管替代的最好的选择。

  • 标签: 胃替代食管术 结肠替代食管术 食管闭锁
  • 简介: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为食管切除后使用管形重建食管。本研究对象均为高龄残食管癌接受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患者,残是指患者过往存在胃部手术史,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机体健康状态一般,手术风险较大,且高龄患者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反应,患者担忧手术结果产生术前焦虑表现。

  • 标签: 残胃食管癌 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切除 胃部手术 生理应激反应 代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手术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动力恢复等是手术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瘫是可以自愈的。

  • 标签: 胃手术 胃瘫病员 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饮食、运动、口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治疗。现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减肥手术延伸而来的转流手术已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本人通过半年来83例转流手术护理,总结以下护理体会,与广大同仁分享。

  • 标签: 胃转流 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结肠手术并化疗后腹泻患者中采取升阳益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结肠手术并化疗后腹泻患者(采集时间是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以参照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研究,每组入组患者为41例,将盐酸洛哌丁胺治疗用于参照组,将升阳益汤加减治疗用于实验组,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结肠手术并化疗后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显示数据计算检验之后的意义。结论将升阳益汤加减治疗应用于结肠手术并化疗后腹泻患者中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排便功能。

  • 标签: 升阳益胃汤 结肠癌 手术 化疗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外伤性破裂的临床资料,全部行手术治疗,使用破裂修补术、合并胃溃疡、行大部分切除术等。结结论外伤性破裂多见于腹部开放性损伤,常有合并伤。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应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胃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起源于胃黏膜上的赘生物,而且具备多发性以及家族性的特点,通过内镜发现就能够进行切除。因为内镜技术发展,要使用内镜下息肉摘除的办法进行,使用高频电切以及电阻治疗技术是当前治疗的主要办法。与外科手术比较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让患者减少痛苦,降低损伤,获得比较好的疗效,所以手术之前要进行比较周密的准备,要掌握比较熟练的技巧,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才能够进行成功的治疗,现在将使用高频电切手术进行护理的报告如下。

  • 标签: 胃息肉 高频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曲结肠结肠韧带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对其清扫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曲结肠癌患者结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数目,对影响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有7例发现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结肠韧带淋巴结3部分均可出现转移。结肠韧带淋巴结转移与神经侵犯、肿瘤出芽、N分期、肠梗阻均有关(均P<0.05)。结论肝曲结肠结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并且可提供更为准确的病理分期。

  • 标签: 结肠肿瘤 淋巴结 韧带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对于诊治胃肠脂肪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普通胃镜和结肠镜发现的表面光滑的非息肉隆起性病变127例,经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脂肪瘤且直径小于3厘米者行ESD剥离瘤体完整送病理检查。结果127例普通白光内镜发现的结肠非息肉隆起性病变中107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脂肪瘤的15例,均获得病理确诊,诊断率100%,其中12例小于直径小于3厘米,经ESD完整剥离,3例体积较大基底部宽直径大于3厘米,其中2例经内镜划开粘膜层取得黄色质软病理组织确诊,1例行外科腹腔镜手术部分结肠肠段切除取得病理确诊,2个月后复查,经ESD治疗的12个病例脂肪瘤完全消失,创面愈合佳,疗效显著,ESD治疗的病例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脂肪瘤具有无创、准确的优点,ESD治疗胃肠道小于3厘米以下的脂肪瘤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内镜 结肠脂肪瘤 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患者的-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排便训练 按摩 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之后出现瘫综合征的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之后瘫综合征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结果50例患者出现瘫综合征的时间在手术之后的3天到10天,患者通过严格的保守治疗,其中35例患者手术之后3周得到治愈,其余患者全部在28天之内得到治愈。结论手术之后出现瘫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有很多,采取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瘫综合征的主要方式,患者可以接受保守治疗,同时为其开展心理治疗也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都可以治愈,无需进行再次手术

  • 标签: 胃部手术 胃瘫综合征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