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记摹”三步阅读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小学生“品记摹”三步阅读法初探

陆清建刘娅娟

重庆市南川区神童中心小学校40840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道德资本,这注资本不断地增长着,一个人自己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可见对“习惯”的投资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而对于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入手,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要要依靠长期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因此,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阅读的质量大为提高。我校课题组实验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我们在历时一年多的阅读习惯课改实验中,对小学生“品记摹”三步阅读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力求做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真正能够终身受益.

“品”即品读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是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说明:我们在平常的阅读实践中,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在阅读指导的这一环节,我尤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批注,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见解,而抛弃了以往老师一味扭住课文内容不放的局面,注重文章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收获习作的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学生拿到一篇新的文章,先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课文的内容概括完整、准确。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的一篇文章《向大树道歉》时,就用短短的几句话:课文讲了美国一个快餐店的一位老板丹尼尔,虐待大门口的大树,受到了纽约市管理局的惩罚,是让丹尼尔公开向大树道歉。我们从中明白了善待树木,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的道理。至于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怎样向大树道歉是学生自己在看书后就能明白的,用不着花过多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我们应该花在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

2.抓文章的重点词段感悟体会。一篇文章从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描述清楚,篇幅课不短。如果我们逐字逐句、面面俱到地去讲解,对于老师来说是费力不讨好。对于学生来说,更会感到厌烦、意义不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挖掘教材时,找准文章的关键段落进行感悟。

3.批注体会。在学生理解的同时,一定要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别小看了这些“笔墨”,它们往往是探寻某个关键问题的钥匙,是发现知识宝藏的洞门,是大彻大悟的前奏。抓住上一环节的内容,让学生多角度地写出自己的体会,体会的内容可以是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拓宽学生的思维。

“记”即积累文章的优美词句、段落,为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的思维里储存更多的知识,写作的时候才会像滔滔江水滚滚而来。所以说,学生的积累尤其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抓文章中的描写精彩的段落,通过分析结构,体会其妙处,识记背诵。那些文章中描写细腻的段落,结构明显、清晰的段落都是我们积累的素材。

2.从课外拓展。在历时一年多的实验过程中。我从第一阶段的优美词段的积累,到第二阶段的概括主要内容,再到第三阶段的读后感,学生不仅从课外积累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习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摹”是升华。学生通过前两个步骤的训练,积累的素材之间增多。怎样将积累的素材运用到自己额的习作中,这才是这一环节的重点。这一环节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找到课文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找到最能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场面。记得我曾执教过五年级的一篇自主阅读文章《父亲的儿子》,文章中有一段描写父爱的段落特别的细腻、感人,但这恰恰是在我们身边又是我们最忽略的瞬间。我在教学这一段时,我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在电脑上收集了父亲与孩子的生活画面,让学生学着书上描写的样子写作。因为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在这次的习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精彩的语句:父爱就藏在父亲宽阔的肩膀上;父爱就藏在父亲将我高高举起的那一瞬间;父爱就藏在父亲对我的精心呵护中。

2.学习文章中结构非常明显的段落。教材是什么,教材是教师交给学生写作方法的蓝本,是和学生交流的平台。很多文章其实就是我们习作的范本,在平常的训练中,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它。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学生的习作在有了内容之后,还得用桥当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从平常的小事中体会他的不平凡,欲扬先抑的习作方法这些让学生学会后会使学生的习作增色不少。在教学《礼物》这课时,我就充分利用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课文从描写老太太生活条件艰苦、苍老无依来衬托其乐观、善良的高贵品质,我当场进行了写作训练。告诉他们写人时也可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要写一个人好的地方,先从不好的地方写起,并要注意过渡的衔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因为有现成的文本为例,学生的模仿很有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就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习作表达是一个学生最终将要形成的技能。这项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但我坚信: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在识记背诵的推动中,在模仿创作的升华下,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