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回乳机理与方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中药回乳机理与方药探究

杜清华

杜清华卫辉市中医院(河南卫辉453100)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104-01

中医妇科学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均源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结论,经过多年的验证行之有效,中药回乳的机理与方药也难出此囿。

下面讨论乳汁的生成:

乳汁由乳房分泌,哺育婴儿。从经络理论来说:乳房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关系密切。足厥阴肝经循胁肋过乳头,乃足厥阴肝经支络所属;乳房为足阳明胃经循行之所;足少阴肾经入乳内。有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肾之说。《女科摄要》有“夫经水也、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景岳全书?妇人规》有“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妇人大全良方》有“妇人以血为基本。”明确指出经乳同出一源,同为冲任气血所化生。而冲任与天癸关系密切。天癸是一种阴精,源于先天,藏于肾。肾气旺盛时期,肾阴不断充实,在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下化生并成熟泌至。天癸使任脉之精血津液旺盛,充沛通达,并在冲脉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相资,产生月经与乳汁。在这个过程中,肝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疏泄气机的作用,喜条达而恶抑郁。

总结说明:脾胃健,肾气充,冲任资,肝调节,共同形成经、乳。

回乳适用于:1、不欲哺乳者;2、体质差不宜哺乳者:3、当断乳之时。方法不当,往往可致断乳不全,月经失调,甚者数年后仍有溢乳或继发不育。回乳是每个生育妇女所必经的过程。有些妇女单纯地停止哺乳即可回乳,但大部分需要药物协助回乳,才能平稳度过,如何选方用药呢?先回顾一下回乳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回乳即停止哺乳,可使乳房过度充盈,进而肝郁气滞,乳络不畅,气血运行不畅,使乳房胀痛,严重时形成乳痈。肝郁气滞还可克伐脾胃,这是首发常见的症状。还可阻滞冲任致经行不畅,精神抑郁,这是后发症状。

所以要针对这几方面入手,调节全身机能。选方用药首先疏肝,气畅血行百病自消。也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

下面介绍两味中药:

麦芽: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和中、回乳。

应用: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等;

2、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所致的乳房胀痛。生、炒均可,30—60克煎汁分服

3、疏肝:肝郁气滞,肝脾不和之证,可作为辅助用药。

牛膝:

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应用:

1、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痛等。对上述妇科疾患常配红花、桃仁、当归等以通经脉。

2、腰膝酸痛,下肢无力等证。

3、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

4、吐血、衄血、齿痛,口舌生疮及头痛眩晕等

5、用于难产,当用当归、川芎、龟板配伍,亦是取其引血下行之功。

新版《中医妇科学》对回乳仅提供了两个方剂:

1、麦芽200克、蝉蜕5克、水煎服;2、免怀散,出自《济阴纲目》:红花、赤芍、当归尾、川牛膝,水煎服,连用七剂,可加麦芽(生、炒均可)、青皮、远志、公英。其选药机理皆属上述,目的是疏通气血,为气血的运行另行开辟道路。

本人认为应以麦芽为首选之药,因为麦芽性味平和,即疏肝,又调和脾胃,独具回乳功效,实为对症之品,价廉、不苦易于接受,次用牛膝,取其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血下行。二药合用,可增强疗效,使乳退经回。至于蝉蜕、当归尾、川芎、红花、青皮、远志、公英当属配用,随症加减。

与西药回乳相比,西医多用乙烯雌酚口服,用量大,副作用明显,还有很多禁忌证,患者难以接受,已逐渐被淘汰。